,严刑逼供,仍然一无所获。
廷尉只得把审理贯高的情形和供词报告刘邦。
刘邦听了廷尉汇报的情况,感慨说:“真是壮士啊!谁了解他,通过私情问问他。”
中大夫泄公说:“我和他是同乡,一向了解他。他本来就是为赵国树名立义、不肯背弃承诺的人。”
刘邦派泄公拿着符节到狱床前问贯高。
贯高仰起头看看说:“是泄公吗?”
泄公说:“我是泄公!皇上知道我与你是同乡、同僚,关系亲密,指派我来慰问你!皇上听说了你的审判情况后感慨说,贯高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壮士啊!他一诺千金,连死都在所不惜,让人敬佩!皇上让我问问你,赵王到底有没有参与密谋,只要你如实交代,皇上说决不为难你以及你的家人!皇上还说,你现在有什么困难、要求,或家人有什么困难、要求,你可以提出来,皇上让我尽可能帮助你!”
贯高说:“谢谢泄公!谢谢皇上!一个早已打算死的人,还有什么私心呢?我唯一的担心,就是我死了,赵王的冤屈没有人为他伸张了!”
泄公说:“赵王真的没有参与这个计谋吗?”
贯高说:“人的感情,有谁不爱他的父亲妻子呢?如今我三族都因为这件事已被判处死罪,难道会用我亲人的性命去换赵王吗!但是赵王确实没反,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我不能因为自己的过错而连累赵王啊!要是这样,我贯高死不瞑目,没有颜面去地底下见先赵王!”
泄公说:“我知道你与赵午等人都是先赵王的宾客,先赵王一向待你们非常友善,你们也十分感激先赵王,但不能因为先赵王对你们好,为了报答先赵王,就做出有损于赵国人名声与道义的事情来啊!”
贯高说:“泄公误会我们了,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愧对赵国人这个称呼。人言,燕赵大地多侠士,我们尽管称不上侠士,但我们绝不会玷污侠士荣誉!密谋加害皇上的事情,赵王确实不知内情,我们一定不能让赵王受此冤屈!”
泄公说:“既然这样,你能不能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给我听听?”
贯高说:“我就担心你不愿意听,既然你想听,我巴不得好好说给你听,让你在皇上说明原委,替赵王伸冤!”
贯高说:“事情是这样的:汉七年(前200),皇上从平城经过赵国,赵王脱去外衣,戴上袖套,从早到晚亲自侍奉饮食,态度很谦卑,颇有子婿的礼节。皇上却席地而坐,像簸箕一样,伸开两支脚责骂,对赵王非常傲慢。我贯高、赵午等人都已六十多岁了,原是张耳的宾客。我们赵国人的性格生平豪爽、易于冲动,看到皇上这样对待我们的赵王,就愤怒地说,我们的国王是懦弱的国王阿!我就规劝赵王说,当初天下豪杰并起,有才能的先立为王。如今您侍奉皇上那么恭敬,而皇上对您却粗暴无礼,请让我们替您杀掉他!赵王听了,便把手指咬出血来,说,你们怎么说出这样的错话!况且先父亡了国,是依赖当今皇上才能够复国,恩德泽及子孙,所有一丝一毫都是皇上赏赐的啊,希望你们不要再开口。我与赵午等十多人相互议论说,都是我们的不对。我们的王有仁厚长者的风范,不肯背负恩德。况且我们的原则是不受侮辱,如今怨恨皇上侮辱我王,所以要杀掉他,为什么要玷污了我们的王呢?假使事情成功了,功劳归王所有,失败了,我们自己承担罪责!”
泄公说:“既然赵王阻止你们。你们还为什么不听呢?”
贯高说:“当时,我们听了赵王的话,都犹豫不决,也就没有对皇上有不义的行为!”
泄公又问:“那朝廷为什么说你们曾经有过对皇上不义的行动呢?”
贯高说:“这是后来的事情。汉八年,皇上从东垣回来,路过赵国,我们几个人商量,这一次,一定要让皇上记住我们赵国人有仇必报的侠士道义。我们估摸皇上这次会在柏人县休息,便在柏人县馆舍的夹壁墙中隐藏武士,想要拦截杀死皇上,然后不知不觉地将皇上放在隐蔽的地方。皇上经过柏人县想要留宿,心有所动,就问道,这个县的名称叫什么?随从回答说,叫柏人。皇上思索说,柏人,是被别人迫害啊!没有留宿就离开了。”说完贯高还不忘一番感叹:“皇上,是真龙天子,我们这些人是奈何不了皇上的!”
泄公听后也有一番感叹:“燕赵多侠士,说得一点不错。可惜,你们这些老侠士,空有一副侠士心肠,却没有大局观。如今皇上一举扫平海内,天下太平,这是天下万民的万幸。要是因为你们而害了皇上,你们就害了天下的黎民百姓,那你们真是千古罪人了!”
泄公向刘邦报告了具体情况。刘邦赏识贯高敢作敢当、守信用的品行,让泄公告诉贯高说:“张敖已经放出来了。皇上很赏识你,因此赦免你,并让你官复原职。”
贯高说:“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要说明赵王没有谋反。现在赵王已经释放,我的责任也尽到了。做臣子的有大逆不道的名声,哪里还有颜面去服侍皇上呢?”于是割断脖子,自杀身亡。刘邦深深感叹燕赵之人的侠骨、义气与忠诚!
张敖释放出来后,还像原来一样尊重鲁元公主,被刘邦封为宣平侯。这次事件的参与者大多受到刘邦的重用。
贯高密谋犯上的事情虽然真相大白于天下,参与者不但没有受到惩戒,反而得到升迁,这是举国欢庆的幸事,但是表面平静的刘邦,内心却如四海翻腾!
张敖免去了赵国国王职务,赵国国王这个空缺,由谁来顶上?刘邦在思考这个问题,开国元勋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要知道,赵国可是个好地方,既然是个好地方,想到赵国为王的人自然不会少!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谁为赵王?
喜欢。
第七十二章 贯高犯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