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二章 四易其都[2/2页]

西汉女人 原野粗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成周,定都于洛阳,以洛阳为天下的中心,诸侯从四方纳贡述职,路途远近比较平均,有美德则容易称王,没有美德则容易灭亡。凡居住在此的人都要以贤德对待别人,不想依赖地势的险阻来保天下,而让后世骄横奢侈虐待人民。等到周衰落时,分裂出东周君、西周君,天下都不朝见周王,周王也不能控制他们。不是因为道德微薄,而是因为力量太弱了。如今陛下从丰、沛起兵,招集士兵三千人,就用这些人一往直前,席卷了蜀汉地区,平定三秦,与项羽在荣阳会战,大战斗有七十次,小战斗有四十次,使天下百姓丧失生命,父与子的尸骨遍野,数不胜数,哭泣之声不绝于耳,战争的破坏还没有恢复,而又要和周的成康盛世相比美,我自以为不能相提并论。况且秦地被山带河,地形险要,突然有战事,百万大军可聚集起来。用旧有的条件,资源丰美、土地肥沃,可以成为天然府库。陛下进入关中而以此为国都,华山以东虽有战乱,秦国的旧地仍可保全并占有。如果与人发生战斗,不扼住他的咽喉、打击他的脊梁,不可能大获全胜。如今陛下入关中而建国都,安抚秦的旧地,这也是扼天下的咽喉并打击它的脊梁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娄敬一口气说了一大串,说得刘邦不住地点头!并对娄敬说:“你还真不是一般的腐儒,我听你的迁都关中。”
     当刘邦在朝堂上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时,反对迁都的人很多。因为帮助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大都是山东人。山东靠近河南,这些山东人不愿意离开故土,便纷纷抗议。
     那些山东人的理由是周王建都洛阳,统治长达数百年,而秦朝建都关中,仅延至第二代,不如建都洛阳。
     有的还说:“当初,有人建议项羽建都关中,项羽一怒之下,将那人活烹了!现在又有人建议皇帝迁都关中,这人肯定不怀好意,我们也学项羽,把那人活烹了!”
     有人追问刘邦说:“皇帝,是谁建议陛下迁都关中的?”
     刘邦说:“是一个叫娄敬的人!”
     有人继续追问:“这个娄敬的是什么人?我们怎么没有听说过?”
     刘邦说:“一个读书人!一个没有出国门的读书人!”
     山东人起哄:“什么读书人?就是一个冥顽不化的腐儒,他这是挑拨我们与皇上的关系,想破坏皇帝的事业!”
     刘邦不解地问:“你们为什么这样说呢?”
     山东人说:“我们帮皇帝打天下,打下天下后就应帮助皇帝坐天下。现在这个叫娄敬的人居然教唆皇帝迁都关中,我们这些人家在山东,根本不想到关中,这不是找借口,挑拨我们与皇帝的关系吗?我们这些山东人不愿进关中,如果皇帝一定要进关中,这不是造成我们君臣不和吗?君臣不和,不是会破坏皇帝的千秋伟业吗?”
     刘邦听后,感觉事态严重,安抚功臣们说:“我这不是在征求你们这些功臣们的意见吗?你们不同意,我怎么会迁都呢?大家稍安勿躁!”
     山东功臣们的反对,让刘邦犹豫不决!
     娄敬来见刘邦,刘邦垂头丧气!
     娄敬说:“皇帝身体有恙?”
     刘邦恼怒地说:“什么身体有恙?是你建议我迁都关中,而那些功臣们结伙反对我迁都,这让我烦恼!”
     娄敬说:“皇帝可让我去见那些山东功臣们吗?”
     刘邦冷笑说:“他们正要找你呢,要把你活烹了!”
     娄敬说:“为了皇帝千秋伟业,就是被他们活烹了,也值!”
     刘邦看着娄敬慢慢说:“这事急不得,得慢慢来!我会处理好的!”
     刘邦这样说,只是一个借口。其实,刘邦对是否应该迁都到关中,自己也没有拿定把我!
     刘邦去咨询张良!
     刘邦对张良说:“那些山东人说,洛阳东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渑池,背朝黄河,面对洛阳,它的坚固足以依靠。”
     张良说:“洛阳虽有这样险固的地形,但面积小,不过几百里,土地不肥,四面受敌,这不是用武的地方。关中左有崤山、函谷关,右为陇蜀,沃野千里,南面有巴蜀的丰饶,北面有胡地畜牧之利,三面险阻以固守,单开一面向东控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运天下物资,向西供给京师;诸侯有难,顺流而下,足可以转运。这便是所说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说得对。”
     于是皇上当天起驾,向西建都关中。
     后来,刘邦找到娄敬,说:“你还真是个人物!”
     娄敬毫不谦虚地说:“我本来就是个人物,只是皇帝没有认识我之前不相信我是个人物。今天,皇帝承认我是个人物,就应该履行诺言,给我一定的奖赏!”
     刘邦笑着说:“我从来不吝惜奖赏,‘娄,就是‘刘。我就赐你娄敬刘姓,拜你为郎中,封号奉春君。”
     刘邦迁都关中,定都长安之后,本想利用休闲时光,带着戚姬、刘如意到终南山过几天清静日子,车马正要出发时,萧何赶来了!
     萧何拦住车马,对刘邦说:“刚刚定都长安,局势未稳,皇帝不能离开皇宫,我正有要事上奏!”
     刘邦说:“有什么要是等到我终南山回来再说不行吗?”
     萧何说:“不行!”
     刘邦见萧何拦阻他,又说有要事上奏,便丢开车马,与萧何一起返回宫中。
     宫殿里,张良、陈平等已在皇宫等候刘邦。
     刘邦躺在龙椅上,四肢叉开,怨气未消!
     刘邦环顾一周,说:“你们有什么事情趁快说!”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法定天下。
    喜欢。
  

第五十二章 四易其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