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力都陷入困境之人。楚人起兵于彭城,辗转争斗,所向无敌,进兵到荥阳,乘胜利之势,威震天下,然而在京、索之间受阻,临近西山却不能前进,如今已经三年了。锐气在险峻的关塞受挫,国库的粮食耗尽,百姓苦不堪言,不知归顺于谁。以我之见,除非有天下圣贤。否则势必不能消除天下的灾祸。现在刘邦、项羽两人的命运就掌握在您的手里。您帮助汉王,汉王就会取胜,与楚王联合,楚王就会成功。我愿意推心置腹地向您表达愚陋的诚意,就怕您不能采纳我的建议。现在为您着想,不如让他们两方都得到好处,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势必无人敢先发难。凭您的贤达圣明,又有众多身穿锁甲的军队,占据强大的齐国,联合燕、赵两国,出兵到空虚之地控制他们的后方,顺应民心,西向制止楚、汉间的争斗,使士卒免于死亡,天下之人,谁敢不从!您按照原来齐国的版图,拥有淮、泗之间的土地,以恩德安抚诸侯,拱手安居,礼让贤士,那么天下诸侯都将竞相朝拜齐国。我听说‘上天赐予而不接受,反而会受到罪责;时机到来而不行动,反而会得到灾祸,希望您深思熟虑。”
韩信说:“汉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见利忘义、背恩忘德呢?”
蒯通说:“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结下生死之交,等到为张餍、陈释的事而争吵,常山王抱头鼠窜,归附汉王,借兵东下,战于鄗北,成安君死于泜水南岸,身、首分家。这两人结交之时,亲密无间,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们相比,而最后却自相残杀,以至于灭亡,这是为什么呢?祸患产生于欲望太多、人心难测。现在您忠心耿耿地与汉王交好,不会比那两位关系更紧密,而所争论的事情又往往比张餍、陈释的事情重要。所以我认为您坚信汉王不会危害您是错误的。大夫文种使即将灭亡的越国生存下来,使勾践称霸于中原,功成名立而身遭杀害。俗话说:‘野鸟捕尽,猎狗就会被烹杀;敌国破灭,谋臣就将死亡,所以从交友这方面说,没有人能超过张耳和陈余;从忠臣这方面说,没有人比得上大夫文种。这两个事例,应该说足以做为借鉴了,希望您好好想想。况且我听说勇力和谋略使君主感到畏忌的人将难保性命,功业压倒当世的人将得不到奖赏。您渡过西河,俘获魏
王,活捉夏说,攻下井陉,讨伐成安君的罪过并把他杀死,而得以在赵国发号施令,威胁燕国,平定齐国,向南挫败楚国的几十万兵众,终于斩杀龙且,派人西行向汉王报功,造就是所说的功业天下无双,谋略世间少有之人。现在您功高难以奖赏,威重使君主畏忌,归附楚国,楚人不信任您;归附汉国,汉人害怕您。您想带着这些功业和威望归附谁呢?处在人臣的地位,而有高于天下的名望,我实在为您担心。”
韩信说:“先生暂去休息,我要考虑一下。”
过了几天,蒯通又劝说道:“能否听从忠告,是做事成败的征兆;谋划是否得当,是存亡得失的关键。从事奴仆的差役,就会失去万乘君主的权柄;保守低微的俸禄,就会丧失成为公卿、宰相的机会。心里明明知道这个道理,而不敢做出决断并付诸行动,将会成为百事之祸。所以猛虎如果犹豫,还不如蜂、蝎以毒刺刺人;孟贲如果迟疑,还不如儿童坚决去做。这是说贵在能实际行动。功业很难做成却容易失败,机会很难遇到却容易丧失。‘时机啊时机,不会第二次来临,希望您不要怀疑我的计策。”
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以为功多,汉王不会夺回他统治的齐国,于是婉言谢绝了蒯通的建议。蒯通
因游说而不受信用,非常害怕,就假装疯狂而做了巫师。
蒯通游说韩信是有基础的!
韩信能占领齐国是蒯通的主意,蒯通游说韩信也是下了功夫的,蒯通游说韩信满怀希望的,但是结果却让蒯通失望,这只能说蒯通过于相信自己,没有认清韩信性格特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韩信是一位杰出军事家,但不是政治家。刘邦是杰出政治家,也是一个一流的军事家。一个军事家不懂政治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韩信之于刘邦就是这样!韩信受制于刘邦,虽然有想法,但没有行动。刘邦适时的满足了韩信的欲望,韩信于是就跟着刘邦走!
蒯通的一席话,韩信是听进去了的,就是蒯通不说,韩信也明白自己所处的局势。韩信也曾经想过,要独立闯天下,但韩信对自己缺乏信心。武涉劝说他归顺项羽,韩信知道项羽的为人。再说韩信也不能再次跑到项羽哪里去。蒯通劝说韩信独立,但韩信知道,一旦项羽与刘邦结束战争,不管谁胜,他韩信都没有好日子过。韩信坚定跟刘邦走,帮刘邦夺取天下,建立不世伟业,刘邦也许会给他一席之地,时间长了,刘邦也会起疑心。这种情况,韩信都反复权衡过。无论哪一种情况,他韩信的结局都会是一场噩梦!
韩信是抱着且行且珍惜的心态,跟着刘邦,寄希望于刘邦最后看在他的功劳上,为他网开一面!
武涉回到了荥阳,项羽知道了韩信的想法!
项羽预感到自己与刘邦的围棋对弈已经进入读秒阶段。项羽寝食难安,有时为了麻痹自己,成天与虞姬饮酒对弈,借此消愁解闷。
项庄心痛自己的叔父,又不知如何开导自己的叔父,也不敢随意开导自己的叔父!
有一天,项庄终于控制不住自己,对项羽说:“叔父,我们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在军事上还处于优势,我们手里还有很多牌可打。刘邦的父亲、老婆还在我们手里,我们可以利用刘邦的父亲、老婆做些文章。”
项羽望着侄子项庄,放下酒杯,轻轻地叹气,说:“我们又能把刘邦的父亲、老婆怎样呢?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三军统帅难道要拿人家的父亲、老婆出气吗?你是知道的,我从不与老人、女人、小孩,过不去!”说完,项羽不住地摇头!
项庄又说:“这都是什么时候了?我们讲仁义道德,刘邦会讲仁义道德吗?”
项羽厉声呵斥说:“那你说怎么办?”
项庄说:“我们到外面去说!”
项羽与项庄,一前一后走到屋外。
初冬的广武,寒风将旷野的一切植物撕扯得光秃秃的,还不时地将尘土扬洒到空中,太阳从云层里露出半个脸,一切都是那么无精打采!
项羽问项庄:“你打算怎么办?”
项庄说:“我们就拿刘邦的父亲逼迫刘邦投降!”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弃父逃命。
喜欢。
第三十七章 真假情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