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4章 格物格物格格物[2/2页]

从今天开始亲政 囧囧无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没有格物穷理,如果格物穷理了,就会体认到、由衷的认为:孝是理所当然的!就好像呼吸吃饭喝水一样!
     而他之前的孝顺,并非出于内在这种体认,而是外力——道德、律法要求下的。
     至于格物——比如格一块石头,怎么就得出孝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一笔糊涂账了。
     义理派的观点,在刘玄看来,用前世的哲学谱系审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
     其逻辑是:未有万物先有天理。天循理生万物,所以万物之中皆蕴含着天理。格物就是通过体察万物,去穷究其中蕴含的天理。知道了这个天理,就要诚心正意的去恪守天理。……
     至于天理究竟是什么,义理大家们把“仁、义、孝”之类的儒家价值观灌入到了其中。
     如此的天理生万物,所以万物之中皆有此理,体察万物,就能体认到是理……
     至于你格物能不能格到这个道理,那是你的修炼的功夫问题!
     至于天理为什么正好是这些——“仁、义、孝”等儒家价值观——的内容,义理大家们表示:因为我修炼参悟到了。你不能,说明你的修炼还不行!小伙子,要努力呀!
     这就形成了一个“皇帝的新装”的故事。
     人会承认自己不行么?
     当然不会!
     明明没有修炼参悟到,也会惊喜而又虚伪的说:真的耶,我格物穷理体认到了!XX大家果然说的不错!
     大家以此成为权威,天理是什么的,天理又不会开口说话,只得由大家说了。
     这就与景教中的雅威大神与教皇类似了。雅威大神究竟说了什么,在圣典上,可是,圣典的解释权在教皇,教皇说什么就是什么了,牵强附会总能找到依据的。
     义理学的本质,与神学并无二样,内在是一致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义理学之中,于约百年之前,出了个老实人,姓黄名云字安博,吴地人。
     黄安博这位老兄是个老实人,真去格物穷理,他格的对象是一块鹅卵石。
     格了七天七夜,一条小命十去七八,差点玩完,大病一场,也没格出个什么来。
     没格到,就是没格到!
     这个老实人,也不隐瞒,光明正大的说了!
     这一说,便如“皇帝的新装”中,那小孩说:皇帝没穿衣服呀!
     一句话,石破天惊了!
     掀起了一阵风浪!
     以此在义理学派中生出了一段事端来!
     一而十,十而百。
     没格出什么名堂的,岂止黄云一人?
     见他诚实的说了,还特么的一言成名了。
     便有人跟着说出了诚实的话:我也没格出!
     黄安博没格出,并没有止步于此,一直想着如何参悟大道!
     一日洗漱,看镜中自己,豁然顿悟!
     格外物不得其道,何不格自己试试?
     天生万物。理在万物。我不也是天生的?天理不也在我?
     闭关修炼,这么一格,果然就体悟到了天理——仁义孝什么的。
     他悟了,口吐真言:[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使动,知善知恶为良知,为善去恶即格物。]
     从外物——比如石头上,要格出个仁义的道道来,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从自己的内心上,要格出仁义之类的来,却并非难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每个人的心头,都有这些概念!
     这么往自己的内心上一格,可不就把这些概念照见了吗?
     再穷理的推究去,这些概念是哪里来的?我这心本来如何?
     那段真言,也就呼之欲出了!
     他把自己参悟到了说与别人听,引起了轰动,跟随有人,于是形成了一个学派,因为他姓黄,故而被成为黄派。
     黄安博并未反义理学,只是在格外物之外,新开了一条路:求诸于己,格自己!
     他依旧承认“格外物”这条路,但是认为这条路艰深难走!
     不如自己的黄学这条路,是得道的速成之法!
     黄学在学术界虽然引起轰动,也有不少的跟从者。
     但是,科举取士依旧以传统义理为正统!士人要科举入仕,依旧把精力放在这一派的大家着作上。地位无可撼动!
     黄学在黄安博死后,发展混乱。
     主要形成了这几个支派:
     其一,经典派,恪守黄安博的着作,没有什么建树。
     其二,守虚派。
     既然无声无恶心之本,那么,追本求源,就该守此虚无本源啊!
     这才是正道!
     他们认为黄安博也没走正道!
     致良知、为善去恶什么,是舍本逐末!
     并且跳出义理学派了!
     他们由己而推诸于外物,既然我心本是无,外物自然也是无,哪有什么仁义之类的天理存在啊!
     又从万物,反推生演万物的天理,天理之性也是无,并无仁义等秉性!把义理派的一套逻辑都给推翻了。
     其三,唯我派。
     这一派与守虚派一样,把义理学派给否了。
     但是,并没有走向守本——守虚无的方向。
     而是舍本逐末,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这方向与黄安博的“舍本逐末”,追求为善去恶致良知,仍旧守着儒家价值观不同。
     他们走向了唯我独尊的方向了。
     天理算个什么!虚无而已!
     儒家算什么,我认你,你才能起风云,我不认你,你什么也不是!——其他诸家也一样!
     圣人又算什么!
     圣人的是,关我屁事!
     我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谁也不管不着!
     我认可什么,什么才是对的!
     我是我自己的主人!
     我特么就要穷奢极欲……
     义理学派本是叫人自我修炼,钳制内心的欲望的!
     然而发展着发展着,就走偏了。
     物极必反。
     走向了反面。
     成了促进放纵欲望的了!
     三四十年前,楚地出了个叫林执的猛人,公然着书立说、开学讲授,说“圣人之是未必是”,是这一派的典型。
     黄学,朝廷(传统义理学派)能忍!
     守虚派,也能忍!
     但是,这个唯我派,是真忍不了!
     林执被判为妖言惑众,拿下问罪了!他的书被定为禁书,搜查烧毁,不得传播!
     但是,执行力不强。
     时隔日久,更形同虚设,犹如掩耳盗铃。
     如今书店近乎公然售卖他的书。
     犹如前世街边大妈问“要盘么”?
     ……
     ——————
    喜欢。
  

第224章 格物格物格格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