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溺水急救等常识的。
     她觉得好笑。
     拜托,报纸能盛行是因为她带来了先进的造纸术和印刷术。
     这些人用着得益于她的便利,来指责她,也不嫌丢脸。
     老实挨骂并不是程玉夏的风格,她在报纸上质问大儒们:活了这么久,你们可有做过生产之事?读书人享受劳苦大众的付出,只管动嘴皮子动笔,成天不事生产,这是废物呢还是寄生虫呢?
     不说大儒们如何生气,如何反击。
     程玉夏十六七岁了,在古代是能成亲的年纪了,提亲的媒人踏平了门槛。
     忽略掉陌生人,蒋行检、宋元庆、顾言恕三人的家长都有意娶她,尹少爷也问她是否有成亲的意愿,大有她点头就向她推荐的趋势。
     “我不可能出嫁。”程玉夏说,“我不一定生孩子,生了孩子,孩子一定要跟我姓。”
     三个要求说了出来,提亲的人少了一半,余下的一半不介意入赘她家。
     现在谁还不知道她有钱呢?
     做她的夫君,肯定能吃好喝好穿好,过上好日子。
     但程玉夏谁也没有选。
     某天,她问沈决明:“你想和我在一起吗?”
     沈决明微微一笑:“我一直都想和你在一起。”
     于是两人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往后的日子里,程玉夏一边种田一边赚钱一边推广女性教育,沈决明一边陪她一边行医一边推广外科医学,妻夫二人和睦相处,蜜里调油。
     十年后,小皇帝让位长公主,长公主姜皓月登基为皇。
     此时的阿俊已经是楚国的普通官员,负责在官府和青雀司之间牵线搭桥,时常能见到程知秋。
     程知秋晓得他身世,问他:“你不回昭国了?”
     阿俊耷拉着脑袋:“回去干嘛?我什么记忆都没有,他们不需要我时不来找我,需要我时鼓动我去送死,当我傻瓜,我才不理会他们。”
     他一辈子也没有成亲。
     程知秋同样不成亲,但野史写她有许多个情郎,阿俊赫然身在其中。
     后世史书将程玉夏和姜皓月所在的这一段历史称作盛世,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楚国击败北昭,合并成一个大国,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风气开放又包容,人们安居乐业。
     ——全文完——
    喜欢。
  

第470章 大结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