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69章 大明乡村的发展[1/2页]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词中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明刚刚经历了与鞑靼还有建奴的战争。
     又将进行一场跨海大战役。
     此时还在准备物资的阶段,于是朝廷干脆给不少战士放假。
     让他们回家好好陪一陪家人。
     现在因为火车和蒸汽船的出现,交通倒是方便了很多。
     …………
     常宁县,同样有许多将士休假在家。
     赵家村,此时热闹无比。
     无数人都在忙碌着,杀鸡杀猪。
     “来来来,把这头豚杀了,今天好好搓一顿。”
     “没错,弟兄们又要上战场了,让他们吃饱再走。”
     “这头豚养了快一年了,肉长得真快啊!”
     “那可不,这一年来每一顿都没有饿着它,也幸亏红薯这些新作物产量够高。”
     数名壮汉,一脸兴奋地抓着一头两百多斤的大肥猪。
     自从新作物出现,常宁县就几乎不缺食物了。
     虽然红薯这些不能作为主食,但也大大减轻了对主食的需求。
     多出来的红薯之类的新作物,多数用来养家禽牲畜。
     现在北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有一两头猪,十多只鸡或鸭。
     这些年,因为水稻和麦子的发展也没有停下。
     更高产的种子、更科学的种植方式,还有肥料的出现。
     再加上农耕机器的出现,使得现在大明的粮食越来越富裕。
     粮食太多,就只能想办法消耗。
     部分用来喂养牲畜,部分红薯、土豆、玉米,就研磨成粉。
     化作淀粉,能保存得更久。
     现在大明百姓的生活,与数年前早已经是云泥之别。
     吃饱已经不是他们的追求了。
     顿顿有肉才是他们的追求。
     赵六看着众人忙碌,这里是一个用混凝土铺平的地面。
     足足有数百个方。
     平时都是用来晒粮食,或者村里举行活动用的。
     此时,有人在按猪,有婶子嫂子之类的妇人在摘菜洗菜。
     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赵六也走上前去,伸手按住了猪脚。
     感受着手下巨大的猪脚,他不由感叹出声:
     “哇,这头豚长得挺肥的。”
     “那可不,吃得好,咱们养得也好。”
     “咱们村子里可是有农畜业指导员来过的,亲自教过咱们怎样养。”
     “从居住环境到吃的,再到治病,教得那叫一个仔细。”
     几个人一口一句给赵六解释着,言语间都是对那指导员的尊敬。
     忽然,他们感觉到了不对劲。
     “咦?六子,你来这里按豚干嘛?”
     “就是,你一边去乖乖坐着就行,等会开饭了你吃就行了。”
     “哪能让你们当兵的做这种事?要是传出去,咱们赵家村的面子往哪里搁?”
     赵六满脸的苦笑,被几人说得只能松开了手。
     许青在整个常宁县征兵数千人,几乎每一个村子都有几个人当兵的。
     有些甚至有十几二十个人。
     看着众人都在忙碌,赵六仿佛格格不入一样。
     众所周知,所有人都在忙碌,只有自己闲着是非常别扭的。
     他看了几眼,就打算去找村里同样当兵休假回来的几人聊天。
     就在此时,他看到了一群孩子围在一起。
     叽叽喳喳地说着,好不热闹。
     赵六凑过去一看,发现居然是一个庞大

第569章 大明乡村的发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