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秋天,说话间,一排大雁从空中飞过,雷鸣灵光一闪便缓缓地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好!好诗!”蔡邕仅听了第一句便眼中精光一闪,等到雷鸣将诗吟完,蔡邕直接站起身来,拍手叫好。
“无忧哥哥!好棒哦!”蔡琰又是满眼小星星,“那这首诗叫什么名字呢?”
“嗯……就叫《秋词》好了!”雷鸣想了想说到。
“好!言简意赅!”蔡琰道,“无忧哥哥,能不能将这首诗写下来给我呀?”
“当然没问题。”雷鸣走到书案边上,提起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好字!”雷鸣换做了行楷体,洋洋洒洒地书写使得蔡邕眼前一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诗的结尾,雷鸣还留了三个字“赠琰儿”,蔡琰见此,欣喜不已,待得雷鸣写完,她便迫不及待地将那张纸折好,放进怀中。
看着蔡琰的表现,蔡邕不由得摇头苦笑,这个小妮子,怕是动了春心了吧!
不过,作为一个开明的父亲,蔡琰做出什么决定他他都不会进行干涉的。否则的话,上一世蔡邕又怎么会让蔡琰嫁给卫仲道那样一个病秧子呢?
“无忧啊,虽然我们今天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可以看得出来,你才气十足,所以,你与琰儿发展到什么地步我都可以不管,但是……”说到这里,蔡邕有些戏谑地看了雷鸣一眼。
雷鸣尴尬地抓了抓头,而一旁的蔡琰,听到蔡邕如此说,羞红着脸低下头去,摆弄着自己的衣角。
“好了,不说笑了,但是,男儿当志存高远,若胸无大志,我又怎么敢将琰儿交给你?”蔡邕接着说道。
“实不相瞒,老师,鸣此次来洛阳正是来求官,鸣希望求得辽东太守,为大汉戍守边疆,使鲜卑,乌桓不得踏足大汉边疆!”雷鸣道。
“戍守边疆?”蔡邕疑惑地问。
“嗯,戍守边疆!”雷鸣重重地点了点头,“近年来,乌桓,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频频入侵我大汉,想我泱泱大汉,竟然被外族入侵却无还手之力,实乃奇耻大辱也!”
顿了顿,雷鸣接着说道:“吾当强士卒,修城池,以保边疆之安定。其次,吾更要以武力震慑乌桓,鲜卑这些异族,让他们不敢犯我大汉天威,即使他们胆大来犯,我大汉也能给他以致命的打击,让其知晓我大汉不是他们这样的番邦蛮族可以捋虎须的!”
“好!好!好男儿当有此志!”蔡邕被说的激动不已,“无忧,你放心,求官之事交给我,吾在朝中还有一些威望,也有着一些关系,为你求得个辽东太守当不成问题!”
妈的,老子这是什么运气,以后被人指责为阉党了!雷鸣在心中哈哈大笑。
“如此便多谢伯喈先生了!”雷鸣深深地鞠了一躬。
“为国为民的好事,老夫自然当人不让,但无忧无忧你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能做对不起百姓之事!知道了吗?否则老夫饶不了你!”蔡邕道。
“弟子谨记!”雷鸣郑重地点了点头。
“行了,你俩别在这客套了好不?我听得耳朵都酸了!”蔡琰皱了皱她的小鼻子,俏皮地说道。
“呵呵,好了,我们不谈这个了,琰儿都听烦了。”蔡邕笑呵呵地说道。
“对呀,无忧哥哥,你还有没有别的什么诗词文章?说给琰儿听听嘛。”蔡琰道。
“琰儿,创作是需要灵感的,怎么能像你这样,跟别人要诗词?”蔡邕道。
“呵呵,无妨,老师,既然琰儿喜欢,那鸣就再作一首!”雷鸣笑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二十光阴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顿了顿,雷鸣接着吟道:“匈奴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乌桓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乌桓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好!好!好!”蔡邕一连大声说了三个好。
“英雄当如此!”蔡琰喃喃地说道。
(新人不易,拜求推荐、收藏!诸位的贵手轻点,就是对鸣天的莫大支持!)
(本章完)
喜欢。
第12章 拜见蔡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