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2章 大秦宫女(20)[2/2页]

快穿之顾七七搜刮物资她上瘾 雪花霜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谢谢,朕很喜欢这个地球仪。”
     顾七七转动着地球仪给始皇演示、讲解。
     始皇也终于跟从前听到的地理知识结合到一处了。
     好在他早就知道了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巨大的球了。
     顾七七的前期铺垫真没白做,始皇很容易就接受了从前不敢想的天文、物理知识。
     趁此机会,顾七七又开始给始皇讲起了现在哪里有哪些人,正处于什么发展水平,有什么特产。
     始皇听得津津有味。
     顾七七的讲解简洁有力,就是希望始皇早一点统一全球。
     始皇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一整天心情都非常好。
     晚上,顾七七特地挑了一部爆笑古装喜剧片放给始皇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快乐能传染。
     始皇笑得极为开怀。
     顾七七又偷偷录下不少画面以作纪念。
     现在宫里已经全部换成了铁锅、铁铲、铁勺,皇子们也吃上了炒菜。
     尤其是豆腐已经成了大秦最新的时尚单品。
     始皇不允许商人以此为利,早早就把方子公布天下。
     同时公布的还有发豆芽的方法,希望百姓冬天也能有蔬菜吃。
     另一位战国期的美强惨:屈原,在《离骚》中提及的“菉”就是现代的绿豆。
     所以大秦的百姓不但能吃上黄豆芽,还能吃上绿芽。
     至于黄豆榨油法就由官方开设的油坊进行。
     以后还有新的油料作物被广泛种植,倒不急着推广。
     百姓们饭都吃不饱何谈吃得好。
     养殖业也要大发展才行。
     始皇自从了解了精盐的提纯方法就已经派人去晒海盐了,至于湖盐现在还不是时候。
     大秦处处一片欣欣向荣。
     宫里的窗户已经换上了玻璃窗,有钱的贵族也开始排队购买。
     不过始皇定的价格极高,就是摆明了好好敲他们一笔。
     当然了,有了玻璃,其他制品就少不了,不过像望远镜之类的技术都掌握在始皇手里。
     镜子的卖价比玻璃还贵十几倍。
     可即便如此,那些巨富也趋之若鹜。
     墨家工坊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伍。
     打听消息的侍者从早排到晚,就想知道墨家得了什么新技术,还有啥新鲜玩意。
     有了石磨可不光是磨豆腐那么简单,大秦上层人士也吃上了面条、油饼。
     顾七七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再等等。
     等高产作物更普遍些,这些新吃法就会传遍大秦。
     很快就要春耕了,顾七七进入到了最忙的阶段。
     早在始皇生日不久,就召集了各地的司农和黔首代表进了咸阳。
     顾七七开始给她们讲授新作物的种植方法。
     算因地制宜了。
     哪里适合种植什么早早规划好了,大家学的都不一样。
     为了不误春耕时令。
     顾七七嘴巴都要讲干了。
     各个方面都做好了预案。
     水车也安排好了。
     直到上个月,陛下才派大军把粮种运往各地。
     终于又解决了一件大事。
     顾七七狠狠舒一口气。
     “累了?”始持看得好笑。
     七七确实娇气些。
     可能后世的生活太安逸,来大秦苦了她。
     “没有,都理顺了,明年就容易了。”
     顾七七知道,忙碌都是暂时的,这些事情她只要忙过一遍就好。
     始皇点点头又投入到了繁重的工作中。
     他也这么认为。
     万事开头难。
     去年沙丘之地报上来的红薯产量就比预想的高。
     始皇早下了命令:不许动,继续充作种子。
     始皇的初步政策也是先休养生息。
     如今有了高产粮种,相信过不了三年就会实现这个目标。
     墨家的好消息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纸造成了。
     量还不小。
     始皇捏着大秦自产的纸扬起了嘴角。
     配合一起递上来的笔、墨、砚台,大秦终于迈进了书写记录的新时代。
     也是这个时候,巨子才知道纸的最大用途竟然是这样书写使用。
     抬眼偷偷望向顾七七,有些委屈。
     这好事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了咸阳宫。
     儒家人最激动……
    喜欢。
  

第292章 大秦宫女(2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