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怎么这么小?”夏青山第一眼看到放在实验室中央的可控核聚变反应装置,就惊呼了起来。
     多年来他们一直奋战在可控核聚变的研发第一线,接触的都是动辄数十米高,几千上万吨的大家伙。
     眼前这个跟那些比起来简直就是超级小可爱。
     二十几名科研大牛疯了一样的围着反应装置左看右看。
     然后有人又来到控制室开始观察记录控制器上的各种数据。
     三三两两一组,拿出笔记本开始了计算、模拟。
     周波看着这群人的反应笑了,他们的状态就是他自己之前的状态。
     他非常理解科研人员的心情,对于先进技术、新科学理论的渴望是每个科学工作者的不二追求。
     不过他也很清楚,等待这帮科研大牛的结果就只会是打击,是完全搞不懂所带来打击。
     除了打击之外,更多的就是那种内心抑制不住,想要把设备拆开的冲动。
     实在是太想搞明白、弄清楚其中的原理了。
     他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
     只能看,不能拆,怎么能看得懂?隔着外壳又能看到什么呢?
     所以,周波至从想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不再对不断赶来的专家们抱有任何希望了。
     他现在最大的工作就是盯着这帮人,防止有过激的把设备给损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有特战队员密切保护装置,但是周波还是不放心,得自己亲自守着。
     周波内心还有一个很深的恐惧,那就是即便拆开了也还是搞不懂。
     就好像把一台满电的笔记本电脑丢到非洲原始部落,你能指望那些土着拆啊拆的,就能搞明白笔记本电脑的工作原理吗?
     文明的代差不是嘴巴上说说的,客观的科学壁垒不光存在,而且很厚。
     倘若真的把设备拆了,但还是研究不明白的话,那就实在太恐怖了,简直叫人绝望。
     所以,周波努力压制自己不朝这个方面去想。
     “你们有估算输出功率的吗?”有人突然喊起来。
     “我们这边估算了一下。”
     “我们也估算了。”
     “按照这个装置的输出功率,完全能满足魔都的用电量。”有一组开始说道。
     “魔都一年的用电量近2千亿千瓦时,三峡一年的发电总量在8001000亿千瓦时。差不多两个三峡才能负担一个魔都的用电量。”
     “如果这个装置原料使用的是氘氚的话,按照现在的能效转化比,每年最多300公斤的氘氚就足够满足魔都的用电了。”
     “如果能效比还能继续提上去的话,或者可以将氘氚的使用量压缩到200公斤以内。”
     “理论上来说,只要全国有数十个这个小玩意,所有的电厂都可以关闭了。”有人继续说。
     “不光全国的电厂,东南亚国家的也可以关了,就这数十个小玩意也能把他们的用电量包括进去。”
     科研人员是靠数据说话的,数据不会说谎。
     “嘶”孟长东倒吸了一口冷气,数据他自己也算过,跟刚才说的一样。
     “恐怖如斯,恐怖如斯,这东西这么小,力气大点的两个人就能抬着到处跑,人类文明真的要改写了吗?”孟长东喃喃道。
     “这东西要是放在船上、飞机上呢?传统能源还有什么用?”
     “电磁炮、激光武器.....”孟长东使劲甩了甩头,“不敢想、不敢想。”
     不光孟长东,在场的所有研究员都突然意识到,文明变革的巨大车轮,正在以无敌的雄姿,轰隆隆的朝着他们碾压过来。
     ......
    喜欢。
  

第11章 文明变革的车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