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九集 魏王升天[2/2页]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急命夏侯惇前去玄都观,相请神医华佗。
     夏侯惇片时回报:玄都观人去楼空,非但华佗,连众道士也都不见。
     镜头闪回。华佗向曹操叮嘱:赤色丹药一粒即可,无需多服;
     管辂忽然来见,又劝曹操:大王今将此药服下,便可克制体内之毒,永不发作。
     闪回结束。曹操联想前后二事,不由大悟,知道是被管辂谋害,悔之不及。回想自己一世英明,皆因多疑,今竟死于疑心病上,也算天理昭彰,果报不爽。
     曹操自觉无幸,遂召夏侯惇、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进宫,嘱托后事。
     曹洪见魏王病笃不治,顿首泣道:大王善保御体,不日定当霍然而愈。
     曹操急止其哭,向众人嘱道: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特以家事相托。卞氏生有四子,丕、彰、植、熊。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休失孤望。
     嘱毕气绝而死,寿终六十六岁。
     字幕:《三国志》中曹操断辞:“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总叙三国人物,对魏主评价惟独最高。
     镜头转换,洛阳军营。
     魏王曹操暴亡,太子曹丕尚在邺城,由此魏国群龙无首,洛阳军士亦皆骚动不安。
     当下众臣商议:为免天下震动,宜将魏王驾崩之事秘而不宣,以待天子诏书。
     谏议大夫贾逵言道:不可!如此必引起魏王诸子内乱。
     曹洪嚷道:为免军士骚动,应将洛阳守城之将,皆换曹氏宗族。
     魏郡太守徐宣闻此不服,大声叫道:今华夏一统,众将各怀效忠之心,并无二意。何必专用魏王宗族及谯沛乡人,以伤守卫将士之心乎!
     曹洪闻之,遂无语以对。便在此时,巡营官急如星火,入内奏报:今有徐州刺史臧霸闻说魏王已死,率领所部青州之兵,聚众击鼓离去。
     众臣大惊,夏侯惇等便议派兵征讨。
     贾逵急道:更是不可!青州兵乃魏王发家之本,皆自黄巾军投诚而来。若此,是逼其反也。当今之计,宜书文告,下达各地官府,令凡青州兵所到之处,需供粮食慰劳。
     众臣以为言之有理,便请贾逵亲书文告,下发关东诸郡。青州兵遂安,还归邺城。
     曹洪乃从贾逵之议,通令洛阳全城,文武百官尽皆举哀。一面遣人四出,赴太子曹丕、鄢陵侯曹彰、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处报丧。
     众官用金棺银椁将曹操入殓,星夜举其灵榇,赴邺郡而来。
     曹丕闻知父丧,放声痛哭,率大小官员出城十里,伏道迎榇入城,停于偏殿。遂命邺都文武官僚尽皆挂孝,聚哭于殿上,以表对魏王之忠。
     时有中庶子司马孚,乃是主薄司马懿之弟,挺身而出道:先王去世,天下震动,举国仰仗殿下号令。当务之急是拜立新君,以镇抚天下,何止哭耶?
     曹丕醒悟,于是命令群臣退出朝堂,安排宫廷警卫,处理丧事,以安众心。
     正自乱成一团,忽闻门军入报:今有御史大夫华歆,携天子诏命而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丕闻报,急率众臣迎入王宫。华歆登殿,面南背北,宣布帝诏:汉天子对魏王之死深为哀悼,为之废朝三日,禁食一昼夜,在许都亲为设祭,以彰其功。诏封王太子曹丕,继为魏王、丞相、冀州牧,以袭父爵。
     曹丕受诏,即登魏王大位,受大小官僚拜舞起居,尊母卞氏为王太后。
     东吴主孙权闻说曹操已死,曹丕即位,遣使至邺都上贺表,并将于禁归还魏国。
     四边各族濊貊、扶馀、焉耆、于阗王等闻之,亦皆各遣使奉献,愿尊魏王为首。
     曹丕由此心安,即改魏元为延康元年,大封国内群臣。
     奉旨官宣布新魏王诏:封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夏侯惇为大将军。大小官僚,尽皆升赏。谥父曹操曰武王,葬于邺郡高陵,令于禁都督修陵大事。
     于禁奉命到了高陵,只见陵墓已经建成,宏伟壮观,依照天子之制。
     因率部从巡视验收,却见陵室中白粉壁上,图画关云长水淹七军,擒获于禁之事:关云长俨然上坐,庞德愤怒不屈,于禁拜伏于地,哀求乞命之状,栩栩如生,绘声绘色。
     原来曹丕因于禁兵败被擒,不能死节,既降敌而复归,心鄙其为人,故先令人图画陵屋粉壁,故意使之往见以愧之。
     于禁见此画像,又羞又恼,气愤成病,不久而死。其后不久,大将军夏侯惇病故。曹丕大悲,身穿素服到邺城东门亲为发丧,赐谥号为忠侯,厚待其子女家眷。
     曹丕自继位之后,魏国法令一新,天下官民整肃。
     时隔未久,曹彰引军来吊父丧,向兄长曹丕主动交出兵符,自回许都鄢陵封国。
     曹丕大为嘉赏,特下诏书:古帝王之道,以功睦亲,并分封母弟,建国以承家业,所以能保卫大宗,御侵止难。鄢陵候曹彰前奉命北伐平定朔方,功勋殊盛,益增食邑五千户。
     又因三弟临淄侯曹植不赴父丧,悖慢无礼,辱骂使臣,即令虎卫将军许褚捕之入京,当面斥责,贬为安乡侯,杀其党羽丁仪、丁廙兄弟。
     曹植见兄长不问当年毒死王粲等五子之事,暗道侥幸,拜别魏王,自行赴任。
     字幕:魏王曹丕元年,汉建安二十五年,春三月。
     凉州刺史张既上表邺都,奏报武威、酒泉、张掖河西三郡叛乱。魏王曹丕闻报大惊,即命金城太守苏则,前往督军平定。
     镜头闪回,叙述苏则其人。
     字幕: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少时便以学问品行闻名于世,起家为酒泉太守,后又转安定、武都太守,所在皆有威名。
     曹操征伐张鲁之时,经安定郡见到苏则,与之交谈大悦,令为向导先锋,立有大功。
     汉中即定,曹操又令苏则引军平定下辩氐族部落,打通河西走廊,转任金城太守。当时汉中大战方休,金城吏民流离失所,饥饿贫乏。苏则既任太守,内抚百姓,外安羌胡,与百姓分粮而食,数千家流民皆归故乡,各有所依。
     苏则发布禁令,令行禁止,郡内渐安。又亲至田亩,力劝百姓耕种,由此归附者日益增多,陇右之地重为安定富庶之国。
     陇西郡李越聚众叛乱,苏则率领羌人平之。
     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等先后举郡造反,自号将军,相互攻击。颜俊遣使送其母子诣洛阳为质,求援于魏王。曹操便问凉州刺史张既,如何处置三郡之乱。
     张既奏道:颜俊内存祸心,今事急前来求救,之后必定复反。若依臣计,大王不如坐山观虎斗,使其两败俱伤,我坐收其利可也。
     曹操称善,故此并未出兵。
     今魏王曹操即死,河西便即陷入大乱。先是和鸾袭杀颜俊,武威王秘又杀和鸾。消息传至邺都,曹丕即命苏则任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前往平乱。
     闪回结束。苏则既领魏王诏令,先勒兵征讨西平麹演。
     麹演明知不敌,于是请降。待苏则退军,却又勾结张掖张进、酒泉黄华等人复叛。
     又有三胡趁机叛乱,聚众攻打武威。武威太守毋丘兴不敌,派人告急于苏则。
     当时将军郝昭、魏平屯守金城,受魏王诏命,不得西度。
     苏则便与郝昭商议:今贼虽盛,然皆新合,未必同心,因此急击之,必可破敌。若待朝廷准令发兵,则贼心已齐,难以卒克矣。
     郝昭信以为然,于是违诏发兵,救援武威。叛胡不能抵敌,由是皆降。苏则又与毋丘兴联手,合击张进。
     麹演闻知,将步骑三千假意迎接苏则,苏则诱而斩之。复与诸军围攻张进,斩张进及其支党,余众皆降。黄华见大势已去,放出所扣押人质乞降,河西遂平。
     苏则以功进封都亭侯,食邑三百户。
     甘凉之地即平,曹丕遂统甲兵三十万,南巡沛国谯县,大飨先茔。乡中父老扬尘遮道,奉觞进酒,效汉高祖还沛之事。
     孙权以为曹丕欲率大军南征,惊慌之下遣使过江,奉献请降,愿奉魏王为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丕志得意满,即以虚语安抚孙权,然后兴兵西征。乃命夏侯尚、徐晃与降将孟达出兵伐蜀,令与申耽、申仪兄弟里应外合,夹攻刘封,以收复上庸三郡。
     镜头闪回,补叙孟达。
     孟达自投魏以来,曹操因不知其真心如何,故令在邺城辅佐太子曹丕,不使参与军政。但因孟达容貌颇伟,举止才观俱佳,遂得曹丕器重宠爱。
     曹操晚年,渐渐移权于太子,曹丕便表奏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由此使其渐掌兵权。
     此次出兵攻伐西蜀,曹丕遂以孟达为正将,夏侯尚、徐晃副之,并许得胜之后,即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使孟达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重任。
     行军长史刘晔甚为鄙薄孟达为人,又恐其得势,阻了孔明北伐之路,遂进谏魏王:孟达乃屡次叛主之徒,怀投机苟得之心,而又恃才好术,一旦得志,岂会对大王感恩怀义?新城与孙、刘接连之地,使其镇守,若有变故,必为国之大患。
     曹丕笑不纳其谏,遂点兵三万,令孟达率兵到襄阳,与夏侯尚、徐晃二将会合西进。
     闪回结束。孟达既掌兵权,得意洋洋,气势昂昂,祭师出兵,挥师南下。
     闻说魏军来攻上庸,早有细作报入成都。
     汉中王闻之大惊,即与文武商议:曹操已死,曹丕继位,威逼天子,更甚于其父。东吴孙权背盟,对曹魏拱手称臣,便为逆贼帮凶。孤欲先伐东吴,以报云长之仇;次讨中原,以除乱贼,卿等以为如何?
     廖化出班,哭拜于地:关公父子遇害,实刘封不发救兵、孟达举全城军民降魏之故。乞诛此二贼,再讨吴魏。
     玄德却道:刘封欺凌孟达,逼其造反投魏是实。若说不发救兵,是因孟达将两万守城之兵带走,使其无兵可派,也是事实,无可深责。今既孟达来攻,便使刘封迎敌可也。胜则将功折罪,败可二罪俱罚。
     遂遣使至上庸,令刘封迎敌孟达并生擒之,以报关公之仇。
     刘封拜领父王诏命,即整兵秣马,以待孟达,立志将功折罪。
     不数日魏兵大至,孟达先到城外扎营。即修书一封,使人赍赴蜀寨,招降刘封。
     刘封大怒:此贼先卖刘璋,又卖我父及关二叔,有何颜面来劝降于我?
     遂扯书斩使,引军出城搦战。
     孟达勃然大怒,领兵出迎,但哪里是刘封对手?战未十合,便即返身败走。刘封乘胜追杀,却被魏将夏侯尚、徐晃赶到,与孟达三军夹攻。
     刘封败走上庸城下,喝令开门。太守申耽在敌楼上叫道:某已降了魏国也!
     吩咐乱箭射下。刘封只得望房陵而奔,见城上尽插魏旗,申仪已降徐晃。只得引部下百余骑逃回成都,入见汉中王,哭拜于地。
     玄德大怒,问孔明如何处置。孔明见法正在侧,却不答言,顺手去案上执笔写道:大王百年之后,以刘封刚烈凌上之性,太子刘禅能制之否?
     刘备览书大悟,骂道:非是你欺凌孟达,使其背叛,我弟云长何致于死!
     即赐宝剑白绫,令刘封还府自裁。闻听父王如此无情,刘封领命出殿,横剑长叹道:悔不听孟子度之劝,至有今日!
     遂在殿外自杀而死。
     上庸部将见刘封如此下场,相救不及,即入殿拜见汉中王,将刘封扯书斩使,力敌曹魏三员大将,因申氏兄弟降魏,以致失败之事奏报,为主将刘封鸣冤。(本集完)
    喜欢。
  

第五十九集 魏王升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