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章 思想转变,我轧钢厂要奋进[2/2页]

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鸡蛋番茄轮番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统计,顺带着制作人员清单都拉了份出来。
     “嘿,按100套来算的话,成本才6块2!”
     “这么一算,如果都卖出去了,那就净赚3700?”杨厂长吸了口凉气。
     “要是整个四九城都算上,乖乖不得了!”
     李长福老神在在,江夏也有样学样。
     别说杨厂长没见过大钱,月底关饷的时候,财务室几十万的现金他也不是没见过。
     但感觉就是不一样,就那种平时靠着家长混饭吃的傻儿子,突然能见着回头钱的滋味。
     “诶嘿嘿,要搞,要搞!”
     “我明就给机修厂的老姜打电话,让他准备着。还有老李,老冯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桀桀桀!”
     想通了的杨厂长脑子也活泛起来,开始主动为自家业务争取客户了。
     江夏怜悯的看了杨佑宁一眼:“可怜的孩子,接了口大锅,都快被逼疯了。”
     “厂长,师父,别光算淋水器的价啊,这个安全带也是很好用的!”
     “它和淋水器配合在一起,属于双剑合并了,给驾驶员同志双重保护!”
     安全带这玩意,其实19世纪就被发明出来了。
     不过那时候,就是一根类似皮带样的东西,用在马车上,防止乘客从马车上摔下来。
     江夏则是直接拿出了后世的三点式安全带,毕竟这玩意后世的江夏熟悉的一逼。
     别问为啥熟悉,问就是考试没过。重修的时候内部机构图不知道画了多少遍。
     拿出的图纸,也被江夏做了魔改,更贴合目前的实际情况。
     “运输队的人陪我做淋水器实验的时候,有几个师傅急刹车,脑门直接撞到了挡风玻璃上。”
     “所以就想着,有条绳子能把他们拉一把,不就撞不上了。”
     李长福听着宝贝徒弟这么说,又拿出个项目审批书,歘欻欻签好了字。
     顺手递给了杨佑宁。
     “不就是一根带子嘛?用得着签项目书?”
     杨佑宁嘟嘟囔囔的接了过来,先签再看。
     “嘶~~你这玩意,别的都好搞,就算是小弹簧,让车间的钳工做就是了。这有弹性的带子,我去哪搞啊?”
     “嘿嘿,其实麻绳也行。就是让人不舒服,就想着增加下面积,这样卡着也不难受!”
     “行吧,行吧。这个只能去纺织工业部问问了。”杨佑宁面泛难色。
     “那边的老娘们可不好对付!”
     江夏耸耸肩,反正困难给你说了。
     这个时候你不上谁上,桃子不是那么好摘的。
     要说啊,这个时间段。华国的出口创汇,全是纺织业这个大姐在撑着。
     老毛子索要的巨额账单,除了一些基本的矿石及农业产品外,最多的就是纺织这块。
     没看纺织业有个单独的纺织工业部在管?
     就连一机部、二级部的大佬们,遇到了纺织部大姐。都得赔个笑脸,在规规矩矩的问个安。
     平时还要主动上门,大姐,机器用的咋样?小弟再来给您保养下?
     大姐,您想自己生产纺织机械啊?没问题,马上派人给您,这新研究出的马达,您看好使不!
     一个纺织工业部被称为半个机械工业部,不是没有原因的!
    喜欢。
  

第18章 思想转变,我轧钢厂要奋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