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九章 未来规划[2/2页]

重生之美食大王 沉默散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点头。
     这是宋家的内部事,他不会多管闲事,惹宋老爷子不快。
     吃好午饭,大家一起起身,准备到沙发那边继续刚才的话题。
     看到小雅又把目标对准了那盘海苔腰果,宋映于是把碟子拿下来,放在茶几上,让她抓来吃。
     “阿灿,你说宋鸣接下来怎么发展,比较有前途?”这件事让老公开口问,肯定不合适,罗秋蓉主动开口问道。
     她总觉得徐东灿眼光独特,似乎能看穿未来。
     自己一个女人,在事业上没多少野心,倒没想过爬上高位。
     这也是她最近把精力放在服装厂的原因。
     有一个安稳的工作,又有一家赚钱的工厂,以后的小日子就红火了。
     而老公不同,一方面他是男人,必须有事业,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另一方面,他是宋家人,有这样好的资源,如果放弃,只怕公婆和爷爷都不会答应。
     她只是觉得照公公的安排,老公就算未来走到他那样的位置,也未必会开心。
     何况时代不一样了,爷爷那一代的交情,未必会传到儿孙辈。
     等他们过世了,那些人未必会卖宋家人情。
     与其这样,不如自己想办法。
     他觉得徐东灿有这个能力,帮老公谋划出一个未来,那可靠谱多了。
     “这个话题有点大,我也无法三言两语说明白。”徐东灿没想到她这样高看自己,暗暗苦笑。
     他确实知道未来什么样的干部,才能获得升迁机会。
     问题是能力只是一方面,还得有路子和后台。
     有人赏识你,只要做一分,别人也会捧成五分。
     如果没有人帮忙,就算你干死累死,上面的人也看不到。
     搞不好成绩还被人抢走了,如果你敢反抗,直接把你踢到鸟不拉屎的冷部门,坐几年冷板凳再说。
     所以这个问题问自己,还不如请祖宗保佑,让宋老爷子和宋爸爸长命百岁,能一直替他保驾护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的意思是,你以旁观者的角度,说些想法就行。”罗秋蓉以为他拒绝,自然不肯这样放过他。“并不强求你帮他把未来全部规划好——”
     徐东灿有能力是没错,但也不是神仙,不可能像诸葛亮一样,未出茅庐,就给刘皇叔定下三分天下这样的战略。
     这样的话,他就成活神仙了。
     何况他还年轻,现在就算有一些想法,或许过几年后,会觉得幼稚,所以没必要一步到位。
     “你想我在哪方面提供意见?”见她不死心,徐东灿只好问道。“想知道宋大哥在未来怎么发展比较好?等于替他做职业规划,需要非常了解他的人来做才行?”
     他当然不可能充当神棍,告诉他以后哪些职位比较吃香?
     最多大而化之,告诉他重点走哪几步,才有可能走得更长远。
     总的说来,一些坐上高位的领导,升迁路子大多有迹可行。
     “这个我也说不好。”罗秋蓉有些听不懂他的话。“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宋鸣在基层已经快两年了,如果一直这样蹉跎下去,会不会浪费时间。”
     这时候大家还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概念,但是如果身边的同龄人,已经走在了他的前面,她多少会替老公担心,就怕他的起步比人家晚。
     虽然二十四五的年纪,就算升职,最多也不过是副科。
     但是她依然会觉得焦虑。
     “宋爷爷和宋叔叔是怎么想的?”徐东灿听完后,有些理解她的想法了。“如果他们已经有了计划,我的建议是暂时不要动,免得打乱了他们的安排。”
     父母对子女的关心,肯定不会比她这个老婆少,或许他们这样安排,有自己的考量在。
     除非有别的原因,比如他工作上失误比较多,又遇到一个较真的上司,如果硬把他提拔上来,就会留下黑历史。
     基层工作经验,能给干部加不少分,如果做出了成绩,更为以后升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他的意见是,宁愿多呆一年半载,也不要匆匆调出来。
     “问题是到现在为止,一直没干出拿得出手的成绩。”罗秋蓉烦恼地说道。“南溪乡那个山沟沟,是虞城最贫穷的地方之一,交通又不便,发展经济喊了好几年,一点变化也没有——”
     南溪十几个村子,大多在半山区,至少有一半村子,还没通公路。
     这也是她着急的原因之一,如果在县城周边的乡镇,她找人去投资办家工厂,也可以算成是老公的政绩。
     让人去那边办企业,只怕会赔光,她开不了这个口。
     “哦。”徐东灿理解地点点头。“那个地方我熟悉,跟我老家差不多,确实很穷。不过可以考虑发展特色经济,比如种植和养殖业——”
     这是没办法的事,山里唯一的出路,就是靠山吃山,一步步发展。
     等将来老百姓富了,倒是可以发展旅游资源,毕竟人有钱了,对生活环境就有了要求。
     这种青山绿水的地方,最能吸引城里人。
     再弄些噱头,比如百亩桃花园,梯田油菜花海,葡萄园采摘等等,就更完美了。
     “难啊!”宋鸣叹气道。“我们乡里搞过长毛兔项目,山羊养殖项目,板栗种植项目等等,最后都不了了之——”
     倒不是说这些项目本身有困难,关键是销路问题。
     市场就这么大,如果养得种的多了,价格就回落。
     老百姓赚不到钱,就怨政府瞎搞,现在都不相信乡里的安排了。
     “这些办法确实行不通。”徐东灿明白他的苦楚。“想让老百姓获得好处,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企业或单位能兜底——”
     也就是说,农民种出来养出来之后,必须能保证有人收购,价格也在一定范围内。
     否则的话,帮农民等于害农民,前世这样的事屡见不鲜,网上经常有报道。
     “你也没办法?”罗秋蓉有些不甘心地问。
     让徐东灿替并不熟悉的宋鸣规划人生,确实不现实。
     现在谈到具体的事情,他总有办法了吧!
     “办法当然是有的,不过我只能提供思路,需要你们自己去解决。”徐东灿回答道。
     说起来他的办法,就是要利用两人的身份。
     换成自己,肯定办不成。
     “你说说看。”宋鸣精神一振,问道。
     如果真的能干成,那就能替爸妈和爷爷争光了。
     “我举个例子。”徐东灿略微思考了一下,就说出答案。“比如你现在办了一家服装厂,可以考虑在南溪乡每个村设一个加工点,给村民提供裁剪好的布料和样品,让他们在家加工——”
     这个是前世做熟了的项目,很多企业为了节省人工,开始走外加工这条路。
     对南溪乡的人来说,如果在村里就能领到材料,用自家的缝纫机每天加工产品,就多了一条赚钱的路子。
     就算每天的产量比不上正式工人,因为时间自由,可以同时安排好家里的农活,等于额外赚了一大笔钱。
     短时间内不明显,半年一年后,家里就会多出几百一千的收入,那就不一样了。
     难点在于工厂要付出不少精力,比如每天送材料下乡,再把成品收回来。
     至于收发和检查,可以在村里找个人,只要多给些钱,肯定有人愿意干。
     另外就是得选择批量大的产品,加工相对简单的款式。
     拿回工厂后,再熨烫和检验,然后包装出货。
     “这个办法不错。”宋鸣听后望了老婆一眼,欣喜地回答。
     他相信她肯定会支持自己。
     “其它也差不多,比如在县城办一家食品加工厂,然后跟村里签订供货合同等等——”徐东灿又提了个建议。“或者成立一个茶叶品牌,把加工厂办在那边——”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只要用心去观察,肯定会找到让当地人赚钱的路子。
    喜欢。
  

第八十九章 未来规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