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沈旭辉主张要按照一般纳税人,来计算税费。
韩立雪表示这并不合理,汪金智没有办理税务升级认定,应当按照小规模纳税人计税。
韩立雪提出两个过往的税务案例。
俩人激烈地争辩着,李易在一旁认真学习。
李易发现原来税务机关人员办案时,也会像法律人员那样,参考过往的税务案例。
李易提醒自己,回去后要把以往的税务案例都记下来。
沈旭辉的态度从强硬,逐渐转变到温和。
韩立雪不断引经据典,提出相关税法规定条文,和最近的一些实务案例。
韩立雪据理力争。
中午11点50分,双方暂时达成一致意见。
沈旭辉让汪金智先回去,把发票留下。
后续等上级领导审批通过,会正式给出税费补缴通知书。
临走前,汪金智直接表示,如果需要补缴的税款太高,他将无力承担,他只能是关店结业。
这是韩立雪昨晚教他的说法。
出了税局后,汪金智请韩立雪和李易两人到附近饭店吃饭。
饭桌上,汪金智询问韩立雪,沈旭辉会不会答应按她的想法去核算税费。
韩立雪安慰汪金智,就现场商谈的情况来说,她觉得对方大概率,会听从自己的建议。
韩立雪告诉汪金智,税局大多情况下,都是想督促企业合法合规。
特别是像他这种情况,税局给出自查机会。只要配合好税局完成稽查,认错态度良好,积极补缴税款。
税局那边也会充分考虑,你这边的实际情况,再作出批复。
后面等税局批复下来,如果汪金智对结果不满意。最坏的情况就是,准备材料到法院起诉。
吃完饭,汪金智开车返回公司。李易开车带韩立雪返回事务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路上,李易好奇询问道“雪姐,沈旭辉真会听你的建议吗?”
韩立雪笑道“我感觉有八成机会。”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都会有执法弹性,能沟通。他们目的是让企业补缴税款,不是为了把企业整垮。”韩立雪解释道。
“那小县城岂不是很难沟通?”李易好奇道。
“这个可不一定。经济落后的地区,虽然会有财政压力,但大部分会为了更好地招商引资,都会弹性执法,但也会有个别地区例外。”
“最难沟通的是哪个地区?”
“大城市的穷区是最难受的,一方面会有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又会有大城市的刚性。经常会出现机械式执法,只为了税收,完全不考虑企业死活。”韩立雪回答道。
这趟出来,李易学到了很多。
他原来以为税局的办案人员,都是不讲情面,完全拒绝沟通的。
李易开车回到事务所。
韩立雪召集大家一起开会,她和大家一起复盘汪金智这个项目。
李易把前两天的查账流程分享出来,韩立雪教导他,以后出去外面查账,一次性让对方提供所需的全部会计资料。
不要查到一半,才发现缺少这个,一会又缺少那个。
这样做一方面会耽误时间,另一方面会让客户觉得我们不够专业。
李易虚心记下,在这方面他确实做得不够好。
随后韩立雪把这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全都提出来,让事务所其他会计人员共同学习。
很快韩立雪就复盘完整个项目。
喜欢。
第215章 税局沟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