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更重要的是,他要和童贯沟通一下情况,有些状况似乎不妙。
可是天不从人愿。
宋徽宗不愧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一摇头说:“朕说除恶务尽就除恶务尽!今天一定写完。
“还有一个“邪下”类奸佞,朕要一气呵成。”
“要不微臣为陛下揉揉肩膀?”
蔡京又是心生一计,这个时候动动手,体力劳动一番,也能在精神上得到休息。
宋微宗呵呵笑道:“爱卿你就别开玩笑了,就你这年龄还跟太监抢生意?”
太监?哦,童贯!
皇上还是更看重那个老太监!他有什么好?起码我比他强。
宋徽宗不再理会蔡京的嘀咕,说完,就开始动手书写最后一类,“邪下”奸佞。
这一类别,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类,比前面的三个邪类总数还多。
第一个就是王萃,接着是朱肱、钱升、杨忠信、王收、李庚、刘端彦、梁兑(注一)、张歔、傅耆等第一个十人组。
写完这一组人名,徽宗看了看,横平竖直的,比较满意,然后就大展手脚,快速写了起来。
接着是王伟等十人,吴倚等二十人,李彦弼等三十人,以及谭极等三十人、
蔡京一遍诵读人名,一边数点人数,到此为止,已经整整一百。
这一百人中,出来了少数几个,他大部分都不认识,这些都是根据他们的上疏奏章分类的。
一言以蔽之,都是在在元符年间支持元佑保守派政策的人,也就是反对熙宁变法的人。
蔡京尚且不认识他们,宋徽宗就更不知道他们是老几了。
这些人即使很闹,即使在某个地区某个部门很有影响力,也入不了徽宗的法眼。
因为他们级别都太低,不能影响大宋整体朝政。
只是因为他们是保守派的支持者,反对新政,所以无论是宋徽宗还是蔡京,都打定主意不能留用他们,要将他们清理出各个部门。
对这些人,宋徽宗更是有气,能力不大,却一心为恶,朕岂能留你们!
司马光、欧阳修等人还有文章名声,对他们的处理不得不客气,你们有什么?死了也活该。
看到朕的年号没有?崇宁!
崇宁是什么意思?对熙宁变法表示尊崇!
朕尊崇的变法你们要反对,你们长了几个脑袋?不知道天高地厚!
别说你们的脑袋只有一个,十个八个也不够朕收拾。
蔡京眼看宋徽宗肚子一鼓一鼓,心中似有不平之气,不久,来过一口深呼吸,又奋笔疾书起来。
笔走龙蛇,龙飞凤舞,怒气与才气同时迸发。
接着是马永逸、耿居正、向湜等三十人,乌泱泱一片。
接着是邵枢、张元矩、范子舟、卞义等四十人,乌泱泱更大一片。
接着还有李庭坚、王彦、李黯等三十人。
又是一百人,整整一百人!
徽宗好似行刑的刽子手,连斩一百个人头,气出得都不均匀了,好似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挨了一刀。
这一百人中,蔡京熟悉或者比较熟悉的,只有二十人,其他人都是上了这名册以后才得知他们姓甚名谁。
不过既然他们上疏反对新政,就是直接和皇上作对,我蔡京断不能饶了他们。
蔡京也没有再劝徽宗休息,徽宗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喘了几口气,有马不停蹄驰骋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笔下刷刷有声,如群蚕争食桑叶,那些元符贼人的名字,一片一片地逸出笔端。
接着是李翦、范埙、张廷玉、陈中、苏象先、范世文等六十人,王景行、王公彦、高士丕、方鼎等五十人。
又是一个一百人,到此为止已经三百人了。
蔡京一看,嗯?还有五个人,不对,应该还有二个!
心中狐疑不定,徽宗把剩下的几个人都写完了。
最后的几个人是张宇(注二)、张材(注二)、张元(注三)、勾居体,张諟(注四)。
宋徽宗终于写完了,一把扔掉手中的狼毫,恨声道:“可恨的奸党!再也不想见到你们。”
见蔡京没有说话,宋徽宗继续说:“朕平生最恨之人,就是端着皇家赏赐的饭碗,却不为皇家效力的人,这些人即使忘恩负义,朕绝对不能让他们好过!
”比这更恨的人,就是吃里扒外的臣子,入了元佑元符当然名单的这些人,都是这一类。
“蔡爱卿,为了保证赵氏江山千秋万代,为了朕的皇位百年安稳,这些人都叫交给蔡爱卿,你要保证一个都不能让他们漏网。
“宁可错杀百人,不可放掉一个!”
蔡京哪敢说别的?他敢嗞出半个不字,徽宗就会马上将他蔡京的名字也写上名单。
转手将这个名单交给别人,让他按方抓药,不对,抓人!
那个人是谁呢?
蔡京用半个脑袋想,也知道一定是童贯!
虽然他和童贯关系不错,可是凭他对童贯的了解,他敢拿蔡京第一个开刀。
毕竟那家伙虽然是兄弟,可是他的第一靠山是皇上,不是他蔡京。
蔡京没有别的选择,只好一个头磕了下去:“微臣遵命!”
其实,蔡京刚才正在纠结,他又遇到事了。
这事还是出在人名和人数对不上。
刚才徽宗写了名单,他是没事了,可是蔡京又有事了,变得一个头两个大。
蔡京一直就陪着小心,唯恐还有问题,再把童贯叫过来,拿他就真麻烦了。
可是天不随人愿,再次数点人数,发现邪下类别,依然多了几个,一共三百零五人,比原来多了三个之多(注五)!
—————————————————————————————————
(注一)梁兑,《长编》为梁兑,《会要》为梁光,从《长编》,因为“光“讳太宗名,不太可能被他使用并且保持。(参加全名单《有宋国情(三)元符奸邪》)
(注二)张宇、张材二人,《会要》有,《长编》没有,故添加在名单上。(参加全名单《有宋国情(三)元符奸邪》)
(注三)张元,《会要》没有,《长编》有,故添加在名单上。(参加全名单《有宋国情(三)元符奸邪》)
(注四)张諟,根据《长编》确定在此名单,因为《长编》的“邪下”有张諟之名,而《会要》的“邪中”类没有张戴,长编的邪中则包括张戴。(参加全名单《有宋国情(三)元符奸邪》)
(注五)根据《长编》实际记录人员,邪下类一共三百三人,却说是三百二人。加上会要记录的人员,其中两个长编没有,加上原来的三百二,增加三人,合计三百五人。(参见宋国情(五)最大碑文全名单《有宋国情(三)元符奸邪》)
喜欢。
第22章 斩尽杀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