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驿馆流露出来的诗词原稿,与前些日子京师百姓广为流传的鬼樊楼词曲雷同,确为同一阙,因而怀疑……都驿馆与婢女失踪案,亦脱不了关系!”
她说罢,主动掏出了证据,呈交给小黄门,递至御前。
“哪来的刁民,竟妄加揣测,损两国邦交情面!”北契国使团当中,便有一位络腮胡子拍案反驳道。
他声震如虎啸,潘令宁瑟缩肩头,吓了一跳。
崔题不动声色,又反问:“你如何确定,此纸乃都驿馆所出?”
“回相公,民女为书肆掌柜,日常与书纸打交道,那日恰巧有仆人拿着纸笺来书铺打听,说此纸甚好,有贵人相中,欲定制等同纸笺。民女问日经辨纸,一过手便知乃都驿馆特供的云澜纸,上头帘纹横宽一指,纵宽三纸特殊纹路可辨认。仆人不识字,然而民女却认得上头的词曲,察觉有异,此事关乎国体,生怕草率解法引起争端,亦或者自身难保,故而民女往青楼一番打听,才得知,各大青楼游棚收到如此诗词的不再少数,察觉事情重大,不好再拖,才来告发!”
她看向方才朝她虎啸怒吼的使节,故意扬高音量说道:“便是纸张可从外头采购,亦或者仿制,然而民女想着,字迹应该很好辨认!”
果然,络腮胡子神情明显一滞。
使团借力打力这等辛秘之事,必定不好传扬,因而只可是他们几人当中挑一人书写,便好寻到字迹主人。
无证经过御前浏览一番,回归崔题手中之时,崔题亦拿捏质问:“使节可逐一书写比字,若无相似之处,便果证清白,可否?”
北契使团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呵斥道:“众目睽睽之下为了莫须有指摘自证清白,难道这便是南廷的待客之道?”
“诸位使节相公,我朝亦旨在还诸位公道,诸位却为何不敢验?莫非果证庶女潘氏所言?”
“胡说八道!此女一副对此案了如指掌的模样,莫非她先设了局,污蔑我等,如此连环套,你们不先审问此女,反而审问贵客?”
北契使团亦曾经猜疑,在他们增压岁币之时便有送上门的舆论风波,刚好为他们所用,如此巧合,莫非有人操纵设局。
只是一番思量之后,不管是否有人设局,总归对他们有好处,也就顺水推舟。彼时的他们只想着,设局之人只要并非对皇帝和南朝有空,非敌亦是友,因而才放心将计就计。
只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竟然是平民女子设局骗他们上道,寓意何为?
而潘令宁沉默了片刻,此刻也不想再伪装。
因为她的目的,是鬼樊楼,而非婢女案,婢女案,自从她递出证据,不论怎么查,都可以结束,哪怕查到她头上,确证是她操控,也依然可以证明婢女失踪一事子无需要,那么皇帝的痛点迎刃而解。
反而是她,需尽快带出鬼樊楼,以免陷入无妄且于她不理的争执当中。
于是她陡然抬眸,双眼似月华重明,皎洁透亮,直勾勾地望着御座说道:“使节言之有理,婢女失踪案,民女之所以言之凿凿十分笃信尔等自导自演,自然是因为,假消息,是民女先放出来的!”
喜欢。
第97章 以一换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