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7章 唯卧龙凤雏可称道![2/2页]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坦然笑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己的才能被世人认可。
     他一直以管仲、乐毅自比,怎甘心一生碌碌无为?若不能成就一番伟业,又怎能对得起自身绝世才华?
     庞统在一旁察觉到了诸葛亮的情绪波动,微微一愣,立刻明白了缘由。
     随即开口问道:“莫非你是因为金榜之事让你担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葛亮沉默片刻后轻轻点头,示意庞统的问题已得到认可。
     庞统露出“果然如此”
     的表情,随即追问:“凭你的见识,难道会看得上平庸之辈?”
     他接着猜测,“你心中已有人选,不妨直说,当今之世,哪位主公有幸得你青睐?”
     听到这话,诸葛亮苦笑着摇头,无奈回应:“士元,你这话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我怎敢称得上青睐二字。”
     庞统瞪了他一眼,心中虽觉得诸葛亮是在装腔作势,但深知好友向来谨慎内敛,表面谦逊,实则内心骄傲。
     与性格张扬的自己截然不同,这种谨慎让诸葛亮的傲气并未成为隐患。
     两人性格差异也体现在关羽身上。
     关羽的自负溢于言表,缺乏诸葛亮那样的理性判断,最终因轻敌而落败。
     庞统催促再三,诸葛亮这才悠然一笑,先拿起羽扇,再慢慢饮了一口茶,才缓缓答道:“我所看重的,唯有刘使君。”
     庞统听到刘使君三个字时,愣了一下,随即疑惑询问这是谁。
     突然间,他恍然大悟,惊呼出声:“刘备!”
     诸葛亮无奈地摇扇,质问他为何对投靠刘备反应如此强烈。
     庞统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回应,表示不解为何诸葛亮会选择刘备这样一位寄人篱下的诸侯。
     诸葛亮反问他,帮助弱者崛起是否更有成就感。
     庞统陷入沉思,最终明白诸葛亮的选择是有深意的。
     刘备不仅仁义闻名,还是汉室宗亲,现状虽落魄但潜力巨大。
     再加上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配合诸葛亮的谋略,前景广阔。
     庞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叹息说道:“好吧。”
     “既然这样,那么从今以后,我们两人只能成为对手了!”
     诸葛亮听后,淡然一笑。
     在他心中,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谁竞争都无所谓。
     没错,正是理想抱负驱使诸葛亮选择了刘备。
     他看重的不仅是那份成就感,还有权力。
     诸葛亮并不贪恋权力本身,而是明白唯有掌握权力,才能施展才华。
     因此,他必须确保权力在自己掌控之中。
     在众多诸侯中,只有刘备符合这一要求。
     其他诸侯或是实力雄厚、谋士云集,或是平庸无为。
     至于西凉王,虽然外界认为他在谋士方面有所欠缺,但诸葛亮并不认同。
     他早已洞察到西凉王背后有顶尖谋士的存在,这与庞统的看法一致。
     通过对西凉王的军事行动分析,他们都能察觉到这位幕后高人的存在。
     听闻这位谋士地位颇高,身为西凉王背后的大谋臣,这本就在情理之中。
     诸葛亮对西凉王并不抱希望,根本没将其列入考虑范围。
     毕竟西凉王天赋异禀,辅佐他成就霸业毫无挑战性,难以带来成就感。
     相较之下,助刘备这样的弱势诸侯崛起,反而更有意义。
     这也导致林枫错失了诸葛亮这样堪称神机妙算的人才。
     若林枫知晓此事,恐怕会痛惜不已。
     但林枫并未因此动摇,因为他深知力量的重要性。
     他的系统赋予了他诸多资源,让他得以超越群雄,即便失去诸葛亮也无妨。
     单是刘伯温一人便足以与诸葛亮匹敌。
     林枫虽感遗憾,却也坦然接受。
     他生前极为欣赏诸葛亮,尤其敬仰《出师表》中展现的忠诚。
     然而既然立场对立,林枫定会全力以赴,希望能将诸葛亮纳入麾下,尽管他知道这对坚持“鞠躬尽瘁”
     的诸葛亮来说不易。
     但他愿意一试,毕竟不试怎能知结果?
     庞统见状,明白诸葛亮心意已决,于是开口说道:
     在战场上分出胜负的约定达成后,诸葛亮笑着答应了。
     两人眼中都燃起了战斗的火焰,仿佛下一秒就要展开对决。
     随后,他们开怀大笑,决定继续未完成的棋局。
     因为这样的时刻所剩无几,未来的分别已成定局,或许下次相见便是在战场上。
     河内郡的司马家中,家主司马防正在训导子女。
     作为长子的司马朗认真聆听,而司马懿则躲在人群后,表现出一副胆小的模样。
     现实中,他此时应是十二岁,但在这个故事里,他已经成长为二十多岁的青年。
    喜欢。
  

第427章 唯卧龙凤雏可称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