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完郭嘉的话,林枫表示赞同,并提到正是因为察举制,袁家得以扩张势力,而西凉王因不愿重蹈覆辙,选择推行义务教育来打破这一传统格局。
     郭嘉听后点头,明白西凉王敢于挑战世家势力,定是打算废除察举制。
     但他对林辰提出的义务教育有些不解,希望了解具体细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枫毫无隐瞒,详细说明了九年义务教育、大学精英教育及毕业后可直接入仕等制度。
     郭嘉听后震撼不已,意识到西凉王将拥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此制度不仅能培养大量人才,还具有强大的延续性和筛选机制,让世家失去了存在意义。
     郭嘉对西凉王创制的新制度赞叹不已,称其为前所未有的奇才。
     尽管他一直以“鬼才”
     自居,却不得不承认西凉王的能力超乎想象。
     林枫在一旁观察着郭嘉的表情,看到对方被深深震撼的模样,心中颇为得意。
     “真令人舒畅,让这位闻名天下的智者如此震惊,实在是一件快事。”
     郭嘉缓过神后,向林枫询问此制度推行时长,得知仅两年。
     他暗自思忖,两年时间显然不足以培养出成熟的人才。
     然而,他忽然灵机一动,推测西凉王或许正是借此两年时间培养第一批人才,静观诸侯纷争。
     郭嘉深思熟虑后越发认同这一想法。
     西凉虽地广人稀,但人口集中于少数城池,因此并不需过多治理。
     这种布局或许是西凉王战略的一部分。
     西凉王虽然麾下兵强马壮,但因缺乏治理城池的人才,难以进一步扩展疆域。
     拿下土地后若无人管理,就如同未攻占一般无用。
     汉人作战不仅追求掠夺,还需兼顾后续治理。
     然而,西凉王虽有守城与攻城的实力,却欠缺管理才能。
     为何不招募贤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西凉王因剿灭世家被称作“世家屠夫”
     ,而绝大多数人才都来自世家。
     像郭嘉这样出身寒门的少之又少,世家子弟怎会投奔一个屠杀他们家族的人?即便个人愿意,家族也不会答应。
     在重家族的时代,违背家族意愿几乎不可行。
     除非西凉王运气极佳,偶然吸引到寒门之人。
     上述观点仅为郭嘉推测。
     为验证真相,他决定向眼前的西凉本地人林枫请教。
     于是郭嘉提出了心中的疑问:“林兄,有些疑惑想请教你。”
     林枫点头回应,他期待郭嘉多提问。
     通过解答,林枫不仅能展示自身实力,还能加深郭嘉的印象,促使其归顺。
     而且,在交谈中林枫可适当夸大事实,对郭嘉形成心理压力,悄然影响其想法,提升招揽成功的可能性。
     林枫清楚,即便此刻向郭嘉抛出橄榄枝,对方大概率也不会拒绝。
     从郭嘉今日的表现来看,他对投奔西凉王早已有所倾向。
     然而,林枫依旧秉持谨慎态度,力求以最小的成本争取最大的成功概率。
     他希望通过简单的对话,将自己的实力优势展现给郭嘉,为招募工作增添胜算。
     郭嘉随后问起,西凉王推行新制仅两年,成效是否显着。
     他认为短时间内难以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对此,林枫笑着回应,不用担心。
     尽管目前尚处起步阶段,但凭借系统的强大支持,人才储备完全不成问题。
     即便未实施全面教育改革,地方治理依然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
     当然,系统虽能召唤普通人才,却无法直接获取顶尖人物。
     因此,林枫推行义务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全民素质,既能让百姓摆脱无知,也能为自己输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这样的举措可谓一举两得。
     面对郭嘉的好奇,林枫坦诚相告,其实西凉王早已精心挑选了一批极具潜力的学生,集中培养,未来必将成为栋梁之材。
     这些青年不仅聪慧过人,而且智谋非凡,未来可期。
     西凉王的冲刺班学生学习效率惊人,相当于普通学生的三倍。
     这意味着两年内他们掌握了六年知识。
     郭嘉对此并不意外,因他自认是天才,能轻松应对更高强度的学习节奏。
     然而,他疑惑的是为何西凉王急于培养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否已有行动计划?
     郭嘉将自己的疑问告知林枫时,得到了令人震惊的答案:西凉王麾下拥有多达数千名具备一县之长能力的人才,却因城池有限无法合理安置。
    喜欢。
  

第350章 简直是不可思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