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的寂静,提醒着他已身处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
林轩站起身,发现脚下的苔藓会随触碰泛起浅绿荧光,像撒了一把碎泥。
不远处,半人高的绿草正从叶片尖端滴落晶莹的液珠,落在地面便化作一缕轻烟。
那是它们从地底汲取的能量,多余的部分会以这种方式返还给大地。
林轩再次跪在苔藓地上,机械指尖反复刨着通道消失的那片地面。
软绒般的苔藓下是微凉的泥土,既没有能量残留的灼烫,也没有时空褶皱的震颤。
仿佛刚才那场跨越星海的逃亡从未发生过,他下意识抚摸着机械胸腔里的熵晶石,晶体表面的银蓝光纹已黯淡成细弱的丝线,无论如何拨弄,都再难激起半分涟漪。
“那隧穿通道,还在不在啊?”他对着空无一人的林间低语。
四周的树木枝干缠绕着淡紫色的寄生藤,叶片边缘流淌着荧荧绿光。
当他尝试展开量子态意识流去定位宇宙坐标时,一股无形的阻力骤然撞来。
意识流刚延伸出百米,就被空气中弥漫的暗能量搅成乱麻。
那些能量粒子呈现出诡异的螺旋状自旋,既不遵循电磁力的传导规律,也不受引力场的约束,就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将他对宇宙坐标的感知撕得支离破碎。
他甚至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还在银河系,星图里熟悉的星域坐标,在此刻的意识流中全变成了跳跃的乱码。
林轩的机械指节深深掐进泥土里,液压装置发出压抑的嗡鸣。
他能想象“华夏号”此刻可能正挣扎在雾隐星云的乱流中,“说不清啊,情况会不会更糟了……只盼着我那帮战友都平平安安的!”
“必须回去。”他猛地站起身,机械躯体的关节在扭转时发出一声脆响。
头顶的树冠缝隙间漏下几缕金红色的光,落在他沾满泥土的肩膀上,却暖不透胸腔里的焦灼。
林轩不再执着于定位坐标,而是像触角般探向周围的环境。
至少眼下,活下去,找到那丝线索,才是对远方同伴最好的承诺。
林轩顺着一条河流漫无目的走了一整天,河床里的水泛着奇异的靛蓝色,水流过鹅卵石时会激起细碎的银芒,那是水中微生物与矿物质摩擦产生的能量微光。
沿岸的植被长得格外繁茂,半人高的蕨类植物叶片边缘卷曲成螺旋状,偶尔有拳头大的甲虫爬过,甲壳上的花纹会随光线变化,与周围的蕨叶融为一体。
一整天下来,他没看到任何人工造物的痕迹,既没有金属碎屑,也没有能量装置的残留波动。
但这里的生物链,倒透着一种近乎苛刻的平衡。
河边的“垂铃草”会垂下挂满露珠的花苞,露珠里裹着吸引小虫的甜液,而一旦有贪吃的虫子钻进花苞,草叶便会迅速合拢,将养分输送给根部。
但它从不会一次吃完周围的虫子,总会留下三分之一让其繁衍。
水面上漂浮的“叶舟”植物,叶片刚好能托起一种叫“光羽鱼”的生物,鱼群游动时搅动的水流会帮助植物传播种子,而植物分泌的黏液又能帮鱼群抵御水底下的捕食者。
最有意思的是傍晚时看到的场景,一只巴掌大的灰色小兽正在追捕光羽鱼,眼看就要得手,却突然被头顶掠过的飞鸟惊走。
可飞鸟并没有抓走鱼,只是用翅膀扇动水流,把搁浅的几条鱼推回水里,随后便扑向了另一片草丛,那里藏着正在啃食垂铃草种子的甲虫。
林轩蹲在河边,看着银芒闪烁的河水蜿蜒流向远方,突然明白过来,这里的生物不像宇宙中那些文明般争夺霸权,反倒像精密咬合的齿轮,每个物种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恰到好处地存在着,既不贪婪,也不缺位。
这种无需智慧干预的平衡,让他想起了大一统理论中“力场自洽”的描述,原来生命本身,早就把宇宙的法则活成了本能。
27.3 突遇幻形兽
在一片垂露草茂密的洼地,林轩发现了一群奇特的小生物。
它们只有拳头大小,浑身覆盖着细软的白毛,看上去毫无防御能力,却能在石纹蛇靠近时突然变样!
有的化作一块不起眼的岩石,有的变成垂露草的模样,连叶片上的露珠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这种从未见过的神奇幻形能力,让林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林轩蹲在远处观察了三天,终于看清了它们的秘密。
每当危险靠近,这些被林轩姑且称作“幻形兽”的小动物,其白毛会瞬间收紧,身体表面渗出一层薄薄的黏液,能像镜子一样映出周围的景象。
更神奇的是,它们似乎能“听”到周围生物的脚步声,不是用耳朵,而是靠身体感知地面的震动,提前判断来者的形状和大小,再调整自己的伪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一次,一只幻形兽被石纹蛇的尾巴扫中,它猛地缩成一团,身上的黏液瞬间映出石纹蛇背部的花纹,连鳞片的反光都分毫不差。
石纹蛇愣了愣,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迟疑间,幻形兽已趁机钻进草丛溜走。
林轩盯着幻形兽消失的草丛,眉头紧锁。刚才那一幕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那小家伙明明是雪白的毛团,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块灰石头?
他蹲下身,指尖捏起一撮幻形兽停留过的泥土,放在鼻尖轻嗅,隐约闻到股淡淡的腥甜,像是某种黏液的味道。
“这玩意儿,就只是照着样子仿一个?”他喃喃自语,随手捡起块鹅卵石放在草丛边。
没过多久,一只幻形兽从蕨类植物后探出头,盯着石头看了半晌,浑身的白毛竟真的慢慢变成了青灰色,连体表的纹理都和石头的裂纹重合。
可当一阵风吹过,草叶晃动的影子落在石头上时,幻形兽的毛色又跟着泛起了细碎的光斑,这显然不是简单的“复制”。
林轩眼睛一亮,突然折了根带叶片的树枝,在幻形兽前方半米处快速晃动。
小家伙立刻绷紧身体,白毛瞬间切换成与树枝一致的青绿色,连绒毛的长度都变得和叶片边缘的锯齿相似。
但当他停下动作,树枝静止不动时,幻形兽的形态却没有立刻恢复,反而保持着叶片的模样,直到一只影掠兽从旁边跑过,它才猛地变回毛团钻进草缝。
“是跟着能量变化走的。”林轩恍然大悟,起身找来三块不同的东西。
一块吸热的黑色岩石,一片发光的荧光苔藓,还有一块自己随身携带的金属碎片。
他把三样东西呈三角形摆放,然后躲到树后观察。
幻形兽犹豫着靠近黑色岩石时,林轩盯着它体表浮现的暗红纹路,心里揣测着:“这纹路……倒像是岩石散热的轨迹。难道它能‘看见热量?”
他伸手摸了摸岩石表面的温度,又对比幻形兽身上的纹路走向,“或许不是靠眼睛,是某种感知力?就像……能捕捉到物体散发的能量波动?”
他指尖在空气中虚画着引力场的轨迹,“会不会跟引力场的细微变动有关系?想想啊,热量本身就带着周围空间的能量跟着动……”他的机械指尖在空气中虚画着引力场的曲线,“说不定这力场的小涟漪,就是它辨方向的指南针呢?”
等幻形兽爬到荧光苔藓旁,体表泛起的蓝绿光让林轩眯起了眼。
他凑近观察,发现小家伙绒毛上沾着层透明黏液,光线落在上面时,折射角度竟和苔藓叶片完全一致。
“这黏液不简单。”他用树枝轻轻挑起一点黏液,对着光看了看,“难道是靠这些微粒改了光线的道儿?就像……用啥力把光给‘拽到自个儿身上?电磁力?没错,光的反射折射,十有八九跟电磁力勾着。可它咋能做得这么寸?”
幻形兽触碰金属碎片,绒毛突然贴紧躯体,露出冷硬的质感。
林轩捡起另一块金属碎片掂量着:“这硬度……像是身子骨的密度一下子变了似的。”
他敲了敲自己的机械臂,“金属的硬度来自分子间的束缚力,那它是靠什么收紧自身结构?某种类似强核力的约束力?可它是生物,总不能真的改变原子核结构……”
林轩盯着幻形兽身上随光线转动的反光,突然想起之前通道消失时散落的银蓝星屑。
此刻小家伙切换形态时,绒毛间竟也闪过类似的微光,只是微弱到几乎看不见。
林轩拍了拍机械臂外侧的收纳舱,弹出巴掌大的光谱分析仪:“得亏我的机械身子骨能合成这套便携科研设备,不然单靠俩眼瞅,根本解不开这谜局。”
他立刻调出红外仪对准幻形兽,屏幕上的温度曲线在其变身为岩石的瞬间骤然下跌了0.8℃,又在恢复毛团形态时回升。
“力场总不能凭空重组。”他沉吟了片刻,机械指尖在光谱仪上放大黏液的分子结构,发现其中藏着无数纳米级的中空微腔,腔壁泛着四大基本力耦合时特有的能量光晕,“是靠大一统力场的临时转化?”
他想起力场统一理论,“这些小腔室能暂时拆开基础力的分家状态,让强核力和弱核力搅在一块儿的能量,转成电磁力用得上的光纹参数,或是引力场需要的质量对应值,用完了再变回原来的力态。降温是因为力场重新组合时吸走了周围的能量,那点微光就是‘变回去的时候力场哆嗦的余劲儿。”
他看着幻形兽体表随形态变化忽明忽暗的纹路,突然明白那些银蓝星屑的来历:“通道没的时候那星屑,估摸着也是时空力场从搅合到一块儿的状态,变回原本各归各位的样子时,剩下的能量渣子。”
这一下,从生物伪装到时空通道的能量逻辑,竟在这微小的黏液里找到了串联的线索。
只是林轩此刻还不知道,那道时空通道为何偏偏选中这片土地,这背后藏着的深层因果,远比他眼下窥见的能量逻辑要复杂得多。
谁都不知道,林轩胸腔里的熵晶石并非偶然选中这片星域。
这枚源自高维文明的晶体,暗合多种高维科技原理,其中之一便是以宇宙熵差为坐标的导航机制。
当坍缩炮的能量撕裂时空时,它在0.001秒内检索了周边数十光年的星域,最终锁定这颗苔藓星球。
原因无他,这里的生物圈以近乎苛刻的动态平衡维持着宇宙罕见的低熵状态,恰是促成晶石能量回溯的“天然催化场”。
更精妙的是,熵晶石的核心算法早已预判,这种低熵环境催生出的生存策略,比如幻形兽的伪装能力,必然包含破解“能量形态环境”共生的密钥。
而掌握这密钥的宿主,才能在今后可能的人石交互中,理解如何让熵晶石的能量回溯。
喜欢。
第27章 (总第156章)隧穿新世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