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中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辽阳,而白塔区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都市的活力。
一、地理概况与行政区划
白塔区位于辽阳市的中部,地处长大铁路以东,太子河以西,全区总面积24.58平方公里 。别看它面积不大,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辽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白塔区下辖4个街道,分别是文圣街道、武圣街道、南门街道、襄平街道,共71个社区,还有2个行政村。文圣街道热闹繁华,商业气息浓厚,各类店铺琳琅满目,是居民日常购物休闲的好去处;武圣街道人文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与现代生活在这里完美交融;南门街道交通便利,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襄平街道充满生活气息,社区配套设施完善,生活十分便利。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白塔区所辖区域古称襄平,拥有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是东北地区建置最早的城市。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7世纪,这里长期作为东北地区的重镇和交通枢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战国时期,襄平属燕国辽东郡,是当时东北地区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秦汉时期,襄平继续保持着重要地位,是中原王朝统治东北地区的重要据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朝代的更迭,襄平始终在东北地区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辽金时期,这里更是成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辽代在襄平地区大兴土木,修建了众多宏伟的建筑,其中最着名的当属辽代白塔,它不仅是白塔区的标志性建筑,更是辽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金代时期,襄平地区继续繁荣发展,商业贸易十分活跃。
元明清时期,辽阳仍然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元朝在这里设立辽阳行省,管辖范围广泛。明朝时期,辽阳成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驻地,军事防御体系更加完善。清朝时期,辽阳作为陪都盛京(今沈阳)的重要门户,地位依旧重要。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白塔区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这里的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例如,辽代白塔融合了汉民族与佛教文化,其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水平和文化交流。
三、历史人物
白塔区这片土地上,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王尔烈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着名才子,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王尔烈自幼聪慧好学,勤奋刻苦,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和努力,在科举考试中屡获佳绩。他曾担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等职务,为朝廷做出了重要贡献。王尔烈一生清廉正直,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他的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染力,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如今,在翰林府旧地建有王尔烈纪念馆,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房屋32间。馆内陈列着王尔烈的生平事迹、诗词作品以及书法真迹等,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位历史文化名人。
曹雪芹也与白塔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曹雪芹是中国清代着名的文学家,他所着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据考证,曹雪芹的祖籍就在辽阳,他的家族在辽阳有着深厚的根基。虽然曹雪芹出生在南京,但辽阳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许多场景和人物形象,都能在辽阳找到影子。如今,辽阳建有曹雪芹纪念馆,通过展示曹雪芹的家族历史、创作背景以及《红楼梦》的文化价值等内容,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曹雪芹和他的文学巨着。
四、必游景点
(一)辽阳白塔
辽阳白塔无疑是白塔区最耀眼的景点,也是来此必打卡之地。它建于辽金时期,虽历经岁月沧桑和历代补修,却依然保持着初建时期的风貌。这座塔通高70.4米,是东北地区第一高塔,也是我国六大高塔之一,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分塔基、塔座、塔身和塔刹四部分。塔身八面均涂白垩,故称白塔。每一层塔檐的角上都悬挂着风铃,微风吹过,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檐间还置有铜镜,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塔顶饰有火焰、相轮、宝珠等,造型精美,气势恢宏。
关于辽阳白塔的建造,还有一个传说。相传,金世宗完颜雍为了纪念他的母亲贞懿皇后李氏,下令修建了这座白塔。李氏一生笃信佛教,为了满足母亲的遗愿,完颜雍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造了这座宏伟的佛塔。这个传说为辽阳白塔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也让人们对它更加充满了敬畏和向往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白塔公园
白塔公园建于1908年,占地面积8公顷,位于站前中华大街一段北侧。公园以辽代白塔为核心,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园林艺术完美融合,是一座综合性的旅游景区。
走进白塔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高耸入云的辽阳白塔。在白塔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各式各样的花卉,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桃花、杏花竞相开放,公园里一片花海;夏天,绿树成荫,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秋天,枫叶如火,银杏金黄,整个公园仿佛被染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冬天,白雪皑皑,白塔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加庄严肃穆。
公园里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广佑寺、雷锋纪念碑等。广佑寺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汉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出现的寺院之一。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的广佑寺规模宏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香火旺盛。雷锋纪念碑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而设立的,雷锋曾经在辽阳工作和生活过,他的事迹和精神在这里广为传颂。
(三)王尔烈纪念馆
王尔烈纪念馆位于翰林府旧地,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房屋32间。馆内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王尔烈的生平事迹、诗词作品以及书法真迹等。
走进纪念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在展厅里,你可以看到王尔烈当年参加科举考试的试卷、他所使用过的文房四宝以及他与亲朋好友的书信往来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更是让人们对王尔烈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纪念馆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会、书法展览等,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参与。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清代着名文学家曹雪芹而设立的。馆内陈列着曹雪芹的家族历史、创作背景以及《红楼梦》的文化价值等相关内容。
通过参观曹雪芹纪念馆,你可以了解到曹雪芹的家族在辽阳的发展历程,以及他创作《红楼梦》的灵感来源。馆内还展示了许多与《红楼梦》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如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书籍、红楼梦人物画像、红楼梦题材的工艺品等。这些展品不仅让人们对《红楼梦》这部文学巨着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曹雪芹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
五、古刹寺庙道观
(一)广佑寺
广佑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出现的寺院之一。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的广佑寺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广佑寺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堂等。山门高大雄伟,上面悬挂着“广佑寺”三个大字的牌匾,庄严肃穆。天王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四大天王等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是广佑寺的核心建筑,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三世佛,佛像高大庄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万佛堂内供奉着众多的小佛像,数量多达万尊,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墙壁上,场面十分壮观。
广佑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场所,也是一座文化艺术的殿堂。寺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如明代的铜钟、清代的石碑等。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是研究佛教文化和古代艺术的重要资料。
(二)观音寺
观音寺位于白塔区的闹市区,虽然规模不大,但却香火旺盛。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像,慈悲祥和,深受信众的敬仰和爱戴。
观音寺的建筑风格简洁朴素,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寺内环境清幽,宁静祥和,让人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宁静。每到初一、十五等佛教节日,观音寺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参加。在法事活动中,僧人们诵经祈福,信众们虔诚朝拜,场面庄严肃穆,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
六、历史遗址
白塔区的历史遗址众多,它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一)辽阳古城墙遗址
辽阳古城墙始建于辽代,历经金、元、明、清等朝代的修缮和扩建,曾经是一座规模宏大、防御坚固的军事要塞。虽然如今的辽阳古城墙遗址只剩下了部分残垣断壁,但从这些残留的城墙中,依然可以想象出当年古城墙的雄伟壮观。
站在辽阳古城墙遗址前,抚摸着那古老的砖石,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这里曾经是战争的前沿阵地,见证了无数次的金戈铁马、烽火硝烟。如今,古城墙遗址已成为了人们了解辽阳历史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二)汉魏壁画墓群
汉魏壁画墓群是白塔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壁画墓分布在辽阳地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
第3章 辽阳市《白塔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