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五岳五镇之北镇,享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眉之秀”的美誉 。这里山石林木、天象水景等自然景观奇异多姿,辽文化、明清文化、北方封禅文化赋存其间,佛道教文化兴盛,人文景观近百处,跨越千年 。游客可以从北镇市区出发,沿闾山大道向西北行驶约10公里即可抵达景区正门。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山门,门楣上“医巫闾山”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拾级而上,沿途可见“十八盘”“玉泉寺”“望海寺”等景点。
“十八盘”是登闾山的必经之路,石阶陡峭如梯,盘旋而上,全程共182级,每一级都被岁月磨得光滑。攀爬时需手脚并用,登顶后回望,山下风光尽收眼底,云雾缭绕时宛如置身仙境。玉泉寺坐落于山间谷地,始建于辽代,寺内古柏参天,一口千年古井常年不涸,井水清冽甘甜,相传能祛病消灾。望海寺位于闾山主峰望海峰上,虽距海百里,但天气晴朗时,站在寺前平台可远眺渤海,故得名“望海”。寺内供奉着观音像,香火常年旺盛。
闾山的奇石是一大特色,“象鼻山”“骆驼峰”“将军石”等,皆因形似而得名。其中“象鼻山”最为奇特,一块巨大的岩石天然形成大象鼻子的形状,鼻端还能滴下泉水,被称为“象鼻滴翠”。山间还有多处辽代摩崖造像,雕刻于石壁之上,佛像神态庄严,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仍能辨认出清晰的轮廓,是研究辽代佛教艺术的重要实物。
(二)北镇庙
北镇庙位于北镇市城西2公里处,是全国五大镇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镇山神庙,始建于隋代,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重修,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庙内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牌坊、山门、神马殿、钟鼓楼、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内香殿、寝宫等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
大殿是北镇庙的核心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屋顶覆盖着琉璃瓦,屋脊上雕刻着龙、凤、麒麟等瑞兽,栩栩如生。殿内供奉着医巫闾山之神的牌位,牌位由整块紫檀木制成,镶金嵌玉,庄严肃穆。殿内墙壁上保存着明代绘制的《北镇医巫闾山图》壁画,长约32米,描绘了闾山的全貌及历代帝王祭祀的场景,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是中国古代壁画中的珍品。
庙内保存有56甬历代碑刻,最早的为元代至元年间所立,最晚的为民国时期,碑刻内容多为历代帝王祭祀闾山的祭文、重修庙宇的记载等,字体涵盖真、草、隶、篆等多种书体,堪称“历代书法艺术博物馆”。其中元代赵孟頫所书的《御香殿碑》最为着名,字体圆润秀丽,是书法爱好者必看的珍品。
(三)崇兴寺双塔
崇兴寺双塔位于北镇市广宁古城内,始建于辽代,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因塔旁原有崇兴寺而得名。双塔东西对峙,相距约43米,均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通高约43米。
东塔塔身每面都雕刻着佛像、菩萨、力士等浮雕,佛像端坐于莲花座上,两侧有胁侍菩萨,姿态优美;力士像肌肉虬结,怒目圆睁,气势威猛。西塔结构与东塔相似,但塔身浮雕更为精美,部分砖雕还保留着辽代彩绘的痕迹。双塔的塔刹由仰莲、覆钵、相轮、宝珠等组成,高耸入云,历经多次地震仍完好无损,体现了辽代高超的建筑技艺。
如今,崇兴寺已不存,但双塔依然矗立在古城中央,成为北镇市的标志性建筑。夜晚时分,双塔被灯光照亮,古朴的塔身与现代的灯光交相辉映,别有一番韵味。
(四)李成梁石牌坊
李成梁石牌坊位于北镇市广宁古城内钟楼前,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是明神宗为表彰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功绩而建。牌坊为四柱三间五楼式,全部由青石雕琢而成,高9米,宽10米,柱脚有石狮两对,神态威猛,分别雕刻着“出将”“入相”“封侯”“拜相”等字样。
牌坊横梁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二龙戏珠”“四季花卉”“人物故事”等,其中“战马奔腾”图最为生动,展现了李成梁率军征战的场景。石匠采用透雕、浮雕等多种技法,使图案立体感极强,人物、马匹的细节栩栩如生,是明代石雕艺术的代表作。
牌坊正面刻有“世爵”二字,背面刻有“天朝诰券”四字,四周还刻有万历皇帝的诏书节选,记载了李成梁的战功。虽历经四百多年风雨,牌坊仍保存完好,是研究明代军事史和石雕艺术的重要实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龙岗子辽代帝王陵墓群
龙岗子辽代帝王陵墓群位于北镇市富屯街道龙岗子村,是辽代显陵和乾陵的所在地,埋葬着辽代世宗耶律阮、景宗耶律贤等多位帝王及后妃。显陵是辽义宗耶律倍的陵墓,耶律倍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因让国于弟耶律德光,被尊为“让国皇帝”。乾陵则是辽景宗耶律贤与萧太后萧绰的合葬墓,萧太后在辽代历史上地位显赫,摄政期间使辽朝达到鼎盛。
陵墓群由多个陪葬墓组成,虽多数已被盗掘,但仍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如辽代瓷器、金银器、墓志铭等,现藏于北镇市博物馆。墓群周边的地面建筑遗址尚存,如祭殿、神道、石像生等,神道两侧的石人、石马、石羊等雕像,造型古朴,体现了辽代雕塑艺术的风格。如今,龙岗子村已建成辽代文化博物馆,展示陵墓群出土的文物及辽代历史文化,游客可在此了解辽代帝王的丧葬制度和社会风貌。
四、民俗风情
(一)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是北镇市独特的民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题材广泛,涵盖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自然风光、生产生活等,如“人参娃娃”“闾山风光”“满族婚俗”等。
剪纸技法独特,采用“阴刻”与“阳刻”相结合的方式,线条细腻流畅,造型夸张生动。满族剪纸艺人多为女性,自幼学习剪纸技艺,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满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每逢春节、婚庆等节日,满族人家都会贴上剪纸,增添喜庆氛围。如今,北镇市建有满族剪纸博物馆,展示历代剪纸作品及制作工具,游客可观看艺人现场表演,并亲手体验剪纸的乐趣。
(二)北镇鼓乐
北镇鼓乐是辽西地区着名的民间音乐,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分为“鼓吹乐”和“吹打乐”两类,常用乐器有唢呐、笛子、锣鼓、镲等。鼓乐曲目丰富,既有《将军令》《得胜令》等气势恢宏的乐曲,也有《茉莉花》《小放牛》等委婉动听的小调。
北镇鼓乐多用于婚丧嫁娶、节庆庙会等场合,演奏时艺人配合默契,节奏明快,感染力强。其中“唢呐咔戏”最为独特,艺人用唢呐模仿戏曲唱腔、动物叫声等,惟妙惟肖,令人称奇。2008年,北镇鼓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仍活跃在民间,成为北镇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庙会与祭祀活动
北镇庙庙会始于唐代,每年农历三月十八(传说中医巫闾山之神诞辰)举行,是辽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庙会之一。庙会期间,来自周边市县的香客、游客云集,庙内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道士诵经祈福,乐师演奏鼓乐,场面庄严盛大。
庙外广场上摆满了摊位,售卖小吃、手工艺品、农具等,还有马戏、杂技、戏曲等表演。其中“踩高跷”“舞龙舞狮”最受欢迎,高跷表演者能做出“劈叉”“倒立”等惊险动作,龙狮舞动时气势磅礴,吸引众多观众围观。除北镇庙庙会外,医巫闾山望海寺、玉泉寺等寺庙也会在特定节日举行庙会,各有特色。
(四)满族婚俗
北镇市满族人口众多,保留着许多传统婚俗。满族婚礼流程繁琐,包括“说亲”“换庚帖”“放定”“迎亲”“拜堂”“闹洞房”等环节。
迎亲时,新郎身披红绸,骑着高头大马,带领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队伍中吹吹打打,热闹非凡。新娘头戴“钿子”,身穿“旗袍”,盖着红盖头,由兄长背上车。途中遇到水井、碾盘等,要用红布遮挡,寓意避邪。拜堂后,新娘要跨过火盆、马鞍,象征“日子红火”“平安如意”。闹洞房时,亲友们会出各种难题刁难新人,如让新人咬苹果、穿针线等,增添婚礼的喜庆氛围。如今,部分满族乡村仍保留着这些传统婚俗,游客可在民俗村体验或观看表演。
五、特色美食
(一)沟帮子熏鸡
沟帮子熏鸡是北镇市最着名的特色美食,始于清光绪年间,由尹玉成因偶然机会创制,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选用当地散养的童子鸡,经十六道工序制作而成,包括选鸡、脱毛、开膛、腌制、煮制、熏烤等。
腌制时用八角、桂皮、花椒等20多种香料制成卤汤,将鸡浸泡其中12小时;煮制时用慢火炖3小时,使鸡肉入味;最后用柏木、糖熏烤,熏出的鸡表皮金黄油亮,肉质鲜嫩,香气浓郁,肥而不腻,且便于保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沟帮子街道有多家熏鸡店,其中“尹家熏鸡”最为正宗,每日限量供应,常常供不应求。
(二)北镇猪蹄
北镇猪蹄历史悠久,选用本地黑猪的前蹄,去除杂毛后,用清水浸泡去除血水,再放入由老汤、八角、丁香、香叶等调料制成的卤锅中,用小火慢炖2小时。炖好的猪蹄色泽红润,皮肉分离,口感软糯,咸淡适中,富含胶原蛋白,深受食客喜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镇猪蹄的吃法多样,可直接食用,也可凉拌。凉拌时加入蒜末、香菜、辣椒油等调料,味道更佳。广宁古城内的老字号猪蹄店,如“张记猪蹄”“李记猪蹄”,传承百年技艺,味道始终如一,是游客必尝的美食。
(三)闾山小烧
闾山小烧是北镇市传统白酒,以当地优质高粱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造,发酵期长达90天,用闾山泉水蒸馏而成。酒液清澈透明,酒香浓郁,入口绵甜,回味悠长,酒精度数多在50度以上,是北方汉子喜爱的烈酒。
闾山小烧的酿造工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酒厂对外开放参观,游客可了解酿酒的全过程,还能品尝刚蒸馏出的原浆酒。当地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宴席上必上闾山小烧,配以熏鸡、猪蹄等菜肴,堪称绝配。
(四)北镇葡萄
北镇市是“中国葡萄之乡”,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巨峰、玫瑰香、晚红等为主。巨峰葡萄果粒大,果皮紫黑,果肉多汁,酸甜可口;玫瑰香葡萄带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口感细腻;晚红葡萄则耐储存,可一直卖到春节。
每年810月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常兴店镇、罗罗堡镇等地的葡萄园对外开放采摘,游客可亲手采摘新鲜葡萄,体验丰收的喜悦。北镇葡萄不仅可鲜食,还被制成葡萄酒、葡萄罐头、葡萄干等产品,其中“闾山葡萄酒”口感醇厚,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五)满族八大碗
满族八大碗是北镇市满族传统菜肴,常用于婚丧嫁娶、节庆宴请等场合,由八道菜肴组成,多为炖、煮、蒸等做法,体现了满族“重油重色、咸鲜入味”的饮食特点。
八大碗包括“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炖蘑菇”“年猪烩菜”“拆烩鸡”“阿玛尊肉”等,每道菜都有独特的味道。其中“阿玛尊肉”是满族祭祀或宴请时的主菜,用猪肉块加调料炖至软烂,肥而不腻,香气扑鼻。游客可在满族民俗村或老字号餐馆品尝到正宗的满族八大碗,感受满族饮食文化。
六、旅游指南攻略
(一)交通方式
1. 外部交通:
铁路:京哈铁路穿境而过,沟帮子站、北镇站是主要火车站,沟帮子站有往返北京、沈阳、锦州等城市的列车,北镇站主要停靠短途列车,从锦州站到沟帮子站约30分钟,票价5元;从沈阳站到沟帮子站约1.5小时,票价15元。
公路:京哈高速、阜营高速在北镇市设有出入口,锦州长途汽车站每20分钟有一班至北镇市的班车,车程1小时,票价12元;沈阳长途汽车站也有直达北镇市的班车,车程2小时,票价30元。
2. 内部交通:
市内公交:北镇市城区有1路、2路、3路等公交线路,连接火车站、汽车站、主要景点及乡镇,票价12元;沟帮子街道至北镇市区有专线公交,每15分钟一班,票价5元。
出租车:起步价5元(3公里内),超出后每公里1.5元,城区至医巫闾山景区约20元,至北镇庙约10元。
旅游专线:北镇市旅游局开通了“医巫闾山北镇庙崇兴寺双塔”旅游专线车,每日8:0016:00发车,每小时一班,票价10元,可一站式游览多个景点。
(二)最佳游览时间
春季(45月):医巫闾山山花盛开,有山杏花、桃花、梨花等,漫山遍野,色彩斑斓,适合登山赏花;此时北镇庙庙会举行,可感受民俗风情。
夏季(68月):闾山气候凉爽,是避暑的好去处,山间溪流潺潺,可避暑纳凉;葡萄开始成熟,可前往葡萄园采摘。
秋季(910月):闾山红叶满山,层林尽染,景色壮丽,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此时葡萄、苹果等水果大量上市,可品尝新鲜水果。
冬季(122月):闾山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韵味,游客较少,可静心游览寺庙、古迹;春节前后,满族人家张灯结彩,可体验满族春节习俗。
(三)线路推荐
1. 历史文化一日游:
上午:游览北镇庙,参观古建筑、碑刻,了解镇山文化;随后前往崇兴寺双塔,欣赏辽代砖塔艺术。
中午:在广宁古城品尝北镇猪蹄、沟帮子熏鸡等特色美食。
下午:参观李成梁石牌坊,了解明代军事历史;傍晚前往广宁古城墙,感受古城风貌。
2. 医巫闾山深度游:
上午:从医巫闾山正门进入,游览十八盘、玉泉寺、象鼻山等景点,登顶望海峰。
中午:在山间农家乐品尝满族八大碗、闾山小烧。
下午:游览望海寺、辽代摩崖造像,下山后前往龙岗子辽代帝王陵墓群,了解辽代历史。
3. 民俗与美食二日游:
第一天:上午参观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博物馆,观看剪纸表演;下午前往常兴店镇葡萄园采摘葡萄,体验农事乐趣。
第二天:上午参加北镇庙庙会(若逢农历三月十八),观看鼓乐、高跷等表演;下午前往沟帮子街道,参观尹家熏鸡制作工艺,购买熏鸡等特产,傍晚返程。
(四)注意事项
1. 登医巫闾山时需穿舒适的运动鞋,携带水和零食,山上部分路段陡峭,需注意安全;夏季需做好防晒,冬季需注意保暖。
2. 参观寺庙、陵墓等景点时,需遵守规定,不随意触摸文物,不喧哗打闹;拍照时关闭闪光灯,以免损坏文物。
3. 购买沟帮子熏鸡等特产时,建议选择老字号店铺,确保品质;葡萄采摘时需听从果农指导,不浪费果实。
4. 尊重当地满族习俗,如进入满族人家做客,需脱鞋进屋,不随意翻动物品;品尝满族美食时,可适当赞美,以示尊重。
北镇市,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既有医巫闾山的雄奇壮丽,又有北镇庙、崇兴寺双塔等古迹的古朴厚重,更有满族剪纸、沟帮子熏鸡等民俗与美食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每一步都能踏响历史的回声,每一口都能品尝到岁月的味道,等待着游客前来探寻与体验。
喜欢。
第4章 锦州市《北镇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