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6章 改稿[2/2页]

疫中情深 唐培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解到的市民的普遍心态,从普通市民的角度,看这两封信写得如何?
     三名家属代表发言大同小异,都讲信写得好,有说服力,基本能解除大家的恐慌心理,只是落款“一个隔离病区的医生”、“一个新*肺炎病人”,看起来令人很不舒服,像是告状常用的那种匿名信,最好修改一下。
     家属代表发言完毕,有人附和,说这个建议好。
     吕伟也肯定这个建议很好,请大家思考修改。
     ……
     会场一时静悄悄的,没人发言。
     过了大约五六分钟,一名家属代表建议:“是否能写成‘隔离病区医生吕某某、‘新*肺炎病人刘某某?”
     吕伟听了,感觉比原来好些,但是还有点不对劲,病人的隐私完全可以不公布,医生普及相关防治知识是正大光明的事,为什么也要匿名呢?匿名了,市民反而不一定相信是真的的了。
     他站起来说:“病人写‘刘某某,居民看了好理解,说人家有隐私。医生还是写具体姓名好,显得真实有说服力,说明这些知识是医生经过病区的具体工作摸索出来或通过检验的,是确实有效果的。如果大家不介意我可能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的话,就用‘双江大学医学院外地驰援医生吕伟的名义写吧。”
     周亮华首先发言表示赞同。
     接着,陆续有三四人赞同。
     其他人犹豫着,没表态。
     向健环顾一下会场,拍板说:“我看,大家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我也赞成。”
     说罢,他带头鼓掌。
     大家都跟着鼓掌……
     掌声停下,向健请院领导讲话。
     分管副院长安排办公室主任对文字作最后润色,再交给他,他请示院长后签发。
    喜欢。
  

第126章 改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