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一章 美好前程[1/2页]

武松要救潘金莲 红掌清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远山如黛,长河如练。大宋的江山,万里如同锦绣。
     官道上,一骑二乘,疾驰而来。马上一男一女,男的虎背熊腰,面目俊朗,充满阳光英武之气;女的虽然蒙着面纱,但明眸善睐,身段窈窕,气质独特,一看也是少见的美女。
     这对俊男美女,不用说,正是武松和潘金莲。
     两人一路边走边查访,希望能早点追上武大郎。武松挂念哥哥,眉宇间始终有点郁郁之气。虽然坐在马上环保着潘金莲,却心无旁念,只是想着哥哥。
     潘金莲坐在马上,感受着身后武松传来的那强烈的阳刚男子气息,心摇神动。她,毕竟是个已经到了怀春年龄的美女女孩!
     突然,她又展开宛如天籁的歌喉,唱起来: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一曲唱词,从潘金莲那美丽的樱唇中唱出,真是极尽婉转灵动,让人感到入耳入心。
     武松开始是一愣,随即便听出了,这正是苏轼苏大学士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写得太好了,以致在千年之后的穿越时代,依然脍炙人口,十分有名。武松纵然不是文艺小青年,对这首词也是非常熟悉的。
     随即,他也理解了潘金莲特意唱这首词的心意。这首词的主旨,是苏轼怀念在远方的弟弟,表达了“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的豁达情怀。显然,潘金莲是在用这首词,宽解牵挂哥哥武大郎的武松。
     武松的心里,还真的因此豁然开朗。
     他本来就不是多愁善感的人。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事情拿不起放不下?虽然心中牵挂武大郎,但这首词却让他意识到,牵挂也是无用。用心去找哥哥武大就是了,却没有必要因此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想到这里,武松终于眉宇一松,由衷赞叹:“金莲,这首词,你唱的是我听过的中最好听的!”
     潘金莲心中一宽,道:“这首词也是奴最喜欢的。奴虽然没有念过什么书,却最喜欢苏东坡先生的词。他的词,真的一唱就让人觉得心都被他照亮了似的!”
     武松道:“对,苏东坡的词,确实是世上最好的,就是千年之后。。。。。。。也一定会流传的。”武松突然想起了什么,问潘金莲:“那你喜欢李清照的词吗?”
     潘金莲沉『吟』了一下:“李清照?李清照是谁?”
     武松暗道:莫非我记错了年代了,这个时代李清照还没有出生?可是不应该啊。便又道:“李清照是个女词人,又号易安居士,词也是写得极好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美好前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