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7章 荆州隐秘,关羽的坚持[2/2页]

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寻一盟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通,量太少了。
     很多商人为了保住财产,也在囤积黄金。
     这导致了黄金几乎不在市场流通,挣黄金比什么都难。
     “此计可行,但不要过于得罪江东。”刘禅叮嘱道。
     对于江东,他没什么感情,甚至想除之而后快。
     但北方才是汉室的大敌。
     孙权能够拉拢,便尽量拉拢,就看孙权最终如何抉择了。
     “殿下放心,臣下一定会小心谨慎。”糜威拱手一礼道。
     “北方的贸易,也不能停下。为了扩大销量,完全可以编造一些噱头。”刘禅沉声道。
     “请殿下赐教。”
     糜威目光灼灼,因为他知道接下来要获得新的知识了。
     “当初制定互市规则的时候,一处贸易点在长安,另一处在南阳。”
     “南阳这边是你负责,长安那一边是谁?”
     刘禅回忆了一下,还是没有想起来。
     “是黄治中。”糜威回答道。
     黄权?
     刘禅愣了一下,旋即道:“你与黄治中联络一下,提高南阳蜀锦的售卖价格,然后降低长安蜀锦的售卖价格,卖曹魏商人一个好。”
     “放出风声,为了政绩,你们二人明争暗斗。再搞一些花边新闻出来,比如你参奏黄权,假公济私,最好闹得人尽皆知,让曹魏商人自以为捡了大便宜。”
     糜威眸光大盛。
     还可以这样?
     蜀锦被曹魏抵制以后,销量一直在降低。再加上直百通宝很难继续流通,贸易的利润直线降低啊。
     虽然现在还有的赚,只要贸易畅通,双方都是获益的,但糜威习惯了赚快钱,自然无法容忍“平等”的贸易。
     大家都赚一样的钱,那还有什么意思?
     分不出胜负来。
     刘禅这一招,能够提高蜀锦的销量,让曹丕建立的贸易壁垒,出现松动。
     曹魏不是抵制蜀锦吗?
     到时候销量反而增长了,能够打魏国皇帝的脸。
     “魏国似乎继续开通了丝绸之路,因此对蜀锦的需求一定会攀升,到时候你们再想办法把价格提上来。”刘禅叮嘱道。
     “善!”
     糜威犹如醍醐灌顶,很多事融会贯通。
     每当遇到困境,刘禅总能给出确切地解决办法。
     糜威非常信服!
     刘禅在南郡视察了一番,也非常满意糜威的政绩。
     除了互市做得优秀以外,糜威顺道将南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开荒种植。
     荆州一年的粮食产量,足够荆州百姓吃两年了。
     这是两季稻推广所带来的收益。
     虽然第二季的产量会降低很多,但在辛勤百姓的劳作下,他们一定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两天后,刘禅率众抵达襄阳。
     这座巍峨的城池易守难攻,已经具有大都市的体谅。
     等到天下恢复稳定,人口继续增长,襄阳必能繁荣昌盛,远超其他城市,成为南方的标志。
     负责迎接刘禅的,是关平。
     他上前致歉道:“殿下,父亲巡视江夏去了,并不在城内。”
     刘禅心神一震,有了不好的预感,追问道:“叔父去了多久了?”
     “有半个月了吧。”关平无奈道。
     江夏是最靠近江东的地方,孙权已经非常忌惮关羽了。
     这种时候,关羽还跑到江夏去,这不是给费祎增加难度吗?
     “叔父去江夏所为何事?”刘禅面色凝重。
     “这……是为了铁矿之争。”关平没有隐瞒,只要刘禅稍微调查,就能知晓,隐瞒没有意义。
     “铁矿?”刘禅疑惑道。
     “不错,江东兵败失了江夏,却保留了部分地区。这些地区恰好有一处铁矿,几乎囊括整个江东的铁矿产出。”关平凝声道。
     刘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怪不得费祎说将关羽召回成都,能够极大地缓和关系。
     除了慑于关羽的威名外,还有此等隐秘。
     费祎没有说清楚,大概是不想破坏刘备、关羽的兄弟之情,留下“离间”的坏名声。
     “这个铁矿到底怎么回事。”刘禅神态渐渐凝重。
     “说来话长,这个铁矿位于江夏郡鄂县附近,当地百姓称为大冶铁矿。”
     “当初孙权割让江夏动了小心思,将江夏郡部分地区拆分,改鄂县为武昌,建立了武昌郡。”
     “江东声称武昌郡非江夏郡,继续霸占了大冶铁矿的生产。父亲什么脾气,当然不会惯着孙权,双方爆发了几次冲突,但没有伤亡。”
     关平说的很克制了,或许一些情节不是特别清楚,但足够让刘禅明白前因后果。
     大冶铁矿的产出,能够满足江东的需求。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孙权选择了不要脸。什么“武昌郡”不是江夏郡,脸皮没得说。
     “现在这个铁矿在谁的手中?”刘禅在提问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父亲抢回来了,那武昌郡那几个县城可以不要,但这个矿必须拿回来。若是父亲脾气上来了,说不定会连那几个县也打下来。”
     关平语气凝重,他也知道此间问题很大。
     刘禅曾经处理过一段时间政务,替诸葛亮、刘备跑腿,但他从未听过关于此事的汇报。
     是关羽没有上报,还是上面没当一回事?
     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前者。
     因为没有出现大规模伤亡,因此没人在意。
     以关羽的威望,这点小事根本无足轻重。
     费祎出使江东后,发现了不对劲,这才在文书中提了一句。
     刘禅这时候才醒悟,以费祎的精明,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得罪关羽。
     文臣的奏折也很有意思。
     他会在稍微提一点,但具体的关键,要看批阅奏折的人能不能领悟。
     刘禅终于有机会体验了一把。
     关羽为大将军,持节,掌控荆州军政。他做事只要符合规矩,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此次铁矿之争,在他看来只会小事,但在群臣眼里会不断地放大。
     趁着消息还没有扩散,刘禅必须尽快解决争端。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铁矿该不该占据?
     这可是关乎江东命脉的大铁矿!
     盐铁都是战略物资,尤其是铁,能够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就这么将铁矿让给江东,别说关羽不答应,刘禅心里也难受,没法跟朝廷交代。
     “真是难为费祎了,出使真不是人干的活。在外面遭受白眼,国内还无法进行协调,全力支持他。”
     “完全看个人造化!”
    喜欢。
  

第167章 荆州隐秘,关羽的坚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