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斗啊。”
     “孩儿想在荆州建一座集市,与江东进行贸易,修缮和江东的关系。”
     刘禅娓娓道来,谦虚地向刘备请教。
     刘备和蔼地看了一眼糜威,询问道:“这件事由谁出面操办?”
     “公子已托付给在下。”糜威恭敬地接话道。
     “此事子仲知道吗?”
     “父亲非常赞同。”
     刘备喟然一叹,对于糜竺他还不了解?
     他肯定不愿意重操旧业的,哪怕与商业沾边的事,糜竺都不愿意插手,最多提出意见,做个参谋。
     糜家为了完成阶级跃迁,付出的代价极其惨重,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得清楚的。
     因此,刘备割据一方后,对糜家的优待,甚至超过诸葛亮。
     能够让糜竺说出“非常赞同”这句话,很不容易。
     这是情谊所维系的人情世故。
     刘备心中一清二楚。
     “你若是不愿意,可是换一个人去,互市罢了,没必要如此大张旗鼓。”
     糜威将刘禅的计划,复述了一遍。
     刘备听得一头雾水,追问道:“也就是说,要用直百通宝购买江东的货物?”
     “不错。”糜威简单地解释了货币之间的关系。
     刘备似懂非懂,满眼惊疑。
     真有这么多好处吗?
     一直缄默不语的法正,情绪一激动,低吼道:
     “妙计啊!”
     霎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法正尴尬地拱手致歉,随后认真地对刘备道:
     “主公,此计可行!”
     刘备入蜀后,诸葛亮在军政方面,给了很多帮助。
     然而真正的谋主,反而是法孝直。
     历史上,夺取西川、东川,都有法正之谋。
     只不过他的品行没有诸葛亮完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简单地说,对法正有恩的人,他记得清清楚楚,哪怕只是请吃个饭。
     但得罪过他的人,也会遭到加倍报复。
     有人向诸葛亮告发法正心胸狭隘,诸葛亮只是打圆场道:
     “法孝直为主公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法正是主公宠臣,我诸葛孔明搞不定!
     因此,刘禅更愿意亲近诸葛亮,这家伙办实事靠谱!
     糜竺有君子风范,相处也很融洽。
     法正只可为助益。
     现在法正出面赞同互市,刘备没有反对的理由。
     然而,在利益分配方面,法正很有想法!
     “互市兹事体大,臣以为可以加派一名稳重的大臣跟进操办。”
     “何人可主持跟进?”
     “孟子敬!”
     法正口中的孟子敬,正是孟达。
     孟达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和法正的关照不无关系。
     二人早识,都是扶风人,在建安初年一同入蜀投靠刘璋。
     刘禅怎么可能同意,但他不能当面得罪法正,只是遥遥望了一眼糜竺,二人视线交错。
     糜竺回以儒雅的笑意。
     刘备心神一动,道:“这是年轻人的历练,我等就不必插手了。”
     很显然,刘备没有看出互市背后的庞大利益。
     刘禅选择糜家的意义就在于,拒绝恶犬扑食!
    喜欢。
  

第27章 拒绝恶犬扑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