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6章 南征[2/2页]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唯以耳目录记实情,以文册传递圣听!敢有一言干预军机、动摇军心者,纵乃天子钦差,立斩辕门之外!”
     那份平静语气下的森然杀气,让李延年至今想起都脊背发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官家?官家是依赖陈太初的,也是忌惮陈太初的!
     这潭浑水,他李延年一个阉宦,绝不敢蹚!
     他只求安安静静做完这份“实录”差事,活着回宫复命便是上上大吉。
     岳飞的目光扫过李延年那低眉顺眼的身影,心中雪亮。
     他无心顾及这监军的心思,巨大的压力已如千斤磐石压在肩头。
     “粮秣艰难,举步维艰!相公何苦如此紧迫?”身边副将张宪看着账簿,忧心忡忡。
     岳飞合上密信,疲惫却又刚毅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如鹰隼。
     他猛地一拍舆图,手指重重戳在标着“谅山”的位置——那是翻越山脉进入交趾北境的第一道险关!
     “时不我待!枢相严令如山,粮秣已定死期!前方纵有刀山火海,我辈亦当踏破!”岳飞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传令三军!自明日起,口粮减至平日八成!马料掺入三成蔗渣麸糠!全军加速进兵!三日之内,必至谅山下寨!”
     他的目光掠过舆图上标注的钦州湾、白藤江口,那里将是海上利剑刺入的交趾心脏!张猛那庞大的舰队,将是自己最大的底气!
     他猛地抽出佩剑,寒光映照着他饱经风霜却更显坚毅的面容!
     “枢相不是要看岳某的本事吗?好!这一个月,我便让他看个清楚!传令!命王贵率前军先锋五千,配‘霹雳火铳营三队,‘破山速射炮二十门!轻装突进,先行一步,扫清谅山外围哨卡,抢占制高点!为中军主力开道!”
     “喏!” 帐内诸将轰然领命!
     陈太初那近乎苛酷的死命令,如同一根烧红的铁鞭,狠狠抽打在每名岳家军将领心上!
     却也燃起一股不惜焚尽一切的滔天战意!一月?
     那就用铁与火,轰开一条生路!
     命令急如星火。
     前军铁甲未卸,即刻开拔!
     沉重的驮炮马和拉着弹药的骡车发出辚辚碾动声,与士兵铿锵的步伐融为一体。
     新式迅雷燧发枪长长的枪管在湿热的风中闪烁着冷硬的光泽。
     此刻,邕州通往汴梁的漫长驿道上,另一支队伍也在艰难跋涉。
     数十条破旧的内河船只,挤满了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难民男女老幼。
     船首站着王伦与王奎兄弟二人,望着北去的航道眉头紧锁。
     这些是他们在淮南西路、荆湖北路沿途收拢的流民,淮水旱蝗,官府束手无策,饥民遍地。
     他们靠着陈太初给予的特权(征调部分内河船只疏散灾民)、有限的粮钱(由流求走私利润支撑)和几分侠义心肠,试图将这些绝望的人送往相对稳定的京畿近畿安置。
     “再给我十条大船!不,二十条!”王伦狠狠攥着拳头,对着身旁负责转运的漕司小吏低吼,“你看这船上!孩子挤得连气都喘不过来!北边不是推行那劳什子‘社仓备荒吗?多送些人过去开荒屯田也好!”
     小吏苦着脸摊手:“王大人!仓里能用的民船就这些了!运河淤塞,能跑长途的大船都被征去运军粮了!岳帅大军在前线催粮催得急如星火!枢相是下了死命令的,南方安南的粮草耽误不得!北边……北边的税是免了,可救济粮?枢相拨给河北、山东那些遭兵祸、遭灾荒的州县还不够塞牙缝!朝廷哪还有余力新添几十万张吃饭的口!”
     王奎在一旁沉默不语,望着船舱里那些蜷缩在角落、眼神麻木的孩子。
     战争与赈灾,如同两头吞噬一切的怪兽,在疯狂撕扯着这艘名为“大宋”的巨舟!他们兄弟二人能做的,终究杯水车薪。枢相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南方的滔天烈焰之上,北方的窟窿,只能先暂时糊着。
     遥远汴梁的枢密院内,陈太初的目光同样穿透了重重阻碍,落在南方岳飞的肩上。
     他不怀疑岳飞的军事才能,一月之期,虽险如悬崖走索,却正是要将这位未来的军神逼至极限,爆发出连他自己都未曾预料的光芒!
     至于粮草……陈太初心中默算着各地府库那点可怜的存粮和源源不断流出支援北方重建的款项,眼神冷硬如铁。
     代价,总是要付的。
     安南的膏腴之地和百年积攒的财富库藏,就是这代价最好的补偿!
     南疆赤日灼灼,邕州城外的宋军大营喧嚣震天,沉重的驮炮、驮车碾过土地发出隆隆回响。
     岳字大纛迎风猎猎,枪炮的寒光在烈日下汇聚成一片令人胆寒的铁流,汹涌地扑向南方那片未知而滚烫的战场!
     一月之期,如同一把悬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催动着这柄帝国最锋锐的战刀,以无前之势,劈向交趾的李氏王庭!
    喜欢。
  

第186章 南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