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7章 江南参观团[1/2页]

热血热土 不戒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了四马路的一品香大饭店住下后。
     不久就有人上门,核对了暗号后,对方向他传达上级的进一步指示。
     自从谢石关事件后,国民党忠救军终于一把撕开了抗日的假面具,开始不再和日本人为敌,反而想苏常太澄新四军根据地进攻,日伪也开始对苏常太地区的“清乡实验”。
     为了大腿敌伪顽的反共高潮,开辟新的游击区,江南区党委东路领导决定,中共淞沪中心县委扩建为中共路南特威,统一领导沪宁铁路以南、苏嘉铁路以东地区。
     东路领导认为必须注意海岛及淞沪周边地方的发展工作,故此又将“海北”,即浙江省平湖、海盐、嘉兴、嘉善等地区的抗日工作,划归路南特委领导。
     而在路南特委的领导区域里只有浦东地区形成了实际上的武装割据状态,其他地方基本都是秘密工作。
     对于祝为民在浦东地区的行动,特委予以肯定及表彰。
     同时为了加强祝为民本人的能力,组织决定祝为民暂时离开部队参加由中共江南区党委组织的“江南参观团”,奔赴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参观学习。
     作为南方地区最大的抗日根据地,苏北根据地实际上成了江浙沿海地区的新四军指挥中心之一。
     而“江南参观团”则是新四军统战工作的一大创举,利用重庆方面暂时还没有宣布新四军为非法武装的空子,想方设法组织各界爱国人士去根据地参观。
     请他们亲眼看看,亲耳听听,设身处地的了解新四军到低是什么样的队伍,用现实去粉碎重庆与南京合流开启的新闻抹黑战。
     同时也让一部分优秀的抗日儿女去根据地接受更加系统的政治与军事教育,用更详细和具体的理论去武装他们。
     ……
     这次去苏北,为了避人耳目,祝为民单独行动。
     反正相关的证件等物品组织上都替他准备好了。
     首先从上海坐火车到无锡,然后从无锡上船去江北。
     可到了无锡后,却出问题了。
     火车站在无锡城外三里地的地方,祝为民到了后,先要住下,等时机成熟后,再坐船。
     他也没多想,直接在火车站附近找了家旅店住下。
     可第二天就有点静极思动了。
     其时,无锡号称小上海,人烟辐辏,商业繁荣。
     祝为民从没去过,见这次机会难得,也就想进城去看看,他听孔先生讲过,无锡的繁华富庶甚至还在苏州之上。
     说书业内有句话,叫做“常熟角里吃肉,无锡角里喝粥”。
     什么意思?
     就是讲两地的大环境对说书人书艺的影响,苏锡常一体,号称苏南三兄弟,从来不把南京或者镇江放在眼里。
     这三家在苏北或者省会眼里是一丘之貉,但实际上各有千秋。
     常熟民风相对淳朴商业不多,人民以耕读为主,日常作风老派保守,学问人多,听客中常有前清秀才或者北洋官员,这些人听到错处就会毫不留情的指正。
     故而说书人去常熟码头无不是战战兢兢,但越是这种地方却越是能“长书”。
     只要常熟码头唱下来了,那么除了上海外的所有码头都大可去得,而且去了就能红,至于进上海滩,那是要实力运气人脉,三碰头才行……“上海老虎”可不是白叫的。
     反之无锡,自古以来便是商业重镇,民风也不如常熟那般保守,说不好听点有点趋于淫乐,这种地方说书,倒是没人挑错,因为茶馆里打牌的搓麻将的样样都有,说书人无非是个不用电的留声机,而且这些赌徒赢钱后出手特别大方,不管说的好不好,都会有赏钱。
     这样的码头呆久了……自然可想而知。
     祝为民一身生意人打扮,带着巴拿马草帽风度翩翩就进城了。
     在城里的茶馆里要了杯茶开始听书,一刻钟后他开始怀念起孔先生来。
     孔先生虽然隔三差五讲黄色段子,但这是江湖上吃饭的本事,他正书讲得确实好,引人入胜,听了还想听,可无锡茶馆里的先生,明显心不在焉。
     甚至一边唱一边和下面听书的年轻女听客眉目传情……
     祝为民摇摇头,起身离开。
     眼看已近中午,索性吃点东西再走吧。
     走到成里最出名的黄天元,要了两客小笼馒头,一碗小馄饨。
     这是吴地常见的点心。
     夹起个小笼满头一口咬下,差点当场吐出来。
     他知道无锡吃食口味极甜,但打死他都想不打这肉馅儿小笼满头都是甜。
     赶紧喝口馄饨汤压压,结果不小心吸进一只小馄饨,咬开也是甜的……
     一顿午饭吃得她脸色发青,逃似的离开……
     结果问题来了。
     城门口站着伪军,出城要查良民证。
     祝为民顿时傻眼了。
     他之前在浦东的时候也办过这玩意,但他那时在三个县来去自如,从来没随身携带良民证的习惯。
     而且这无锡城的规矩也怪,进城是不查良民证的,惟独出城时才检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下祝为民可慌了。
     到了晚上可是要关城门宵禁的,他一个人举目无亲,没地方去,蹲在大街上肯定会被抓取宪兵司令部,可是住店开房间必须有良民证才行。
     这下他脑门汗都出来了。
     于是决定碰碰运气。
     “老总,我良民证在家里忘记拿了,我现在出城有急事,你看我也不像坏人吧……帮帮忙行行好……”
     不料守城的伪军倒是铁面无私,中正式一摆,“回去,没证一律不准出城!”
     无奈只能回到城里,继续想办法。
     抬头看到有公共汽车,这倒是不错,这班车是可以出城的。
     坐公共汽车总不要证件吧,买票就行,车上那么多人,要混得话可就方便多了。
     上车买票后,汽车往城外而去。
     只是今天运气似乎灭有站在他这边。
     车子到城门口被拦下,竟然还是刚才那个伪军,他跳上车挨个查良民证。
     祝为民还没开口,对方倒把他认出来了“哎,怎么还是你!不是说了嘛?没有派斯,一律不许出城,你,下车回去!”
     他还没来得及接茬,车上不知道那个碎嘴缺德道:“没证件,要么是新四军哦!”
     放在一年前,祝为民估计立刻就要额头出汗,声音发抖,然后被伪军看出破绽来一枪托打倒。
     可现在……
     他脑子一转,这地方肯定没人认识我,那就是说是个嚼蛆胚子。
     于是喉咙也响了起来:“老总,你看他冤枉人啊,这不是哈七搭八嘛?我就是派斯忘记在家里了……”
     那伪军倒也话不多,一努嘴“下车,不准出城!”
     下车后祝为民可头痛了。
     在街上转了两圈,脑子有了主意。
     他见有不少拉黄包车的,便凑上去和一个黄包车夫套近乎。
     “怎么,这城门口查那么严啊!”
     黄包车夫是个四十多的中年人,背微驼,见祝为民衣着考究,像是个老板杨,连忙接茬“这附近的是北门,直通火车站的,所以查的紧,像西门是通惠山的,去的都是游山玩水的人,就松……”
     祝为民故作懊恼的说:“错眉头,我是城外的今天进城办事,忘记带派斯了,走不出去。”
     车夫倒是很灵,立刻赔笑道:“要么先生,你做我车,我拉得快点,我们从西门出去,然后顺着城墙绕到北门,你看好伐?钞票么,你看着给……”
     祝为民觉得眼下也没别的办法,便许了个高价,车夫拉着他直冲西门。
     到了西门,祝为民见还会在查良民证,眉头一皱。
     让车夫停车,把车钱付了一半,然后让他先出城门在一旁等着。
     见车夫离开后,祝为民咬咬牙,从兜里摸出一叠钱来,等伪军问他要证件时,他咳嗽一声,胸脯一挺将这叠钱直接塞进对方手里,操着北方口音道:“老总,帮个忙,小意思,小意思。”
     那伪警察可比北门的同行好说话多了,顿时脸一板“走走走……”
     祝为民松了口气,脚步如常,快速离开城门,随即跳上黄包车一路回到旅馆。
     有了这次教训后他再也不敢对良民证掉以轻心了。
     只是心中对萝卜头的痛恨有加深不少,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行走竟然还要查证件,这真是亡国奴的耻辱了。
     良民证是同行证件,但实际上是日伪采取的强制等级手段,没有证件就寸步难行,而要办理证件就必须拍照做各种档案等级,对于祝为民这种人来讲在日人处留下这种正式档案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
     第三天有交通员送来通惠桥轮船码头的船票,他持票上船,小火轮开向顾山。
     这是江阴常熟无锡沙洲四县交汇处。
     这里是新四军控制的一个小根据地叫做澄锡虞根据地,最早是抗战初期时陈y领导的新四军二团王b成部与叶f“老六团”活动地区。
     这地方离南京可真不算远。
     想到这儿,祝为民觉得不管是谁做到汪精卫的位置上都是要发动清乡的。
     这块根据地面积不大,但倒也搞得有声有色。
     算起来这是祝为民此行的第一站,地方上为了欢迎他们还特地放了一部叫做《钢人铁马》的苏联电影,讲的是红色骑兵是如何战胜夏伯阳匪帮的。
     这让一辈子没怎么见过马的祝为民大感新鲜。
     同时也感受到了新四军和kmt的不同之处。
     在六场的时候,他作为保卫四大队副大队长,也常被叫去周浦镇开会。
     但那些会议可真让人讨厌,就是各种官僚操着各种口音唱高调,讲了半天根本就没一点实际用处,不但浪费时间还让人觉得疲惫不堪。
     他当时甚至恶意的想,不如让孔先生上台,没准下面听客的兴致还会高昂一点。
     在此地修整了两天,祝为民和其它参观者统一换上军装,然后步行出发。
     白天休息晚上行军

第117章 江南参观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