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1章 侦察![1/2页]

热血热土 不戒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91
     对于唐德功,康道元是早有耳闻,知道此人在周浦颇为兜得转,乃至在南汇衙门里也有不少路子,但为人比较低调,据说近年是发了点财,但却从来不朝外说,给人的影响是个普普通通的商人。
     在中国的土地上这种态度,先天就会惹来不少好感。
     三人见礼后,唐德功也不卖关子,直接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
     “什么?”康县长有点吃惊“你是说,这次蔡家桥镇的案子是你们南汇的保卫四大队越境作案?”
     唐德功点点头,但他说话依然非常谨慎“眼下看有这个嫌疑,而且嫌疑不小,但因为种种原因,家父拿不到证据。”
     他跑到奉贤来告密,是明显犯了官场忌讳的。
     这种事情就该去找南汇伪县长冯达才是。
     毕竟六场是南汇县治下。
     可他也知道周得同去了惠南镇转一圈后不但把原本的保卫三中队升级成了保卫四大队,冯达之后还让人送了块匾过来,上面写着“保境安民”四个大字,有了这块匾,祝为民在南汇的地面上就真没啥人敢惹他了。
     显然国民政府三战区司令顾祝同远房亲戚的牌子还是很好用的。
     唐德功现在是周浦商会副会长,乃是实打实的正牌子汉奸,他当然明白各位“同侪”的心思,不就是多留后路么?
     虽然眼下大家都不大相信中国人还能打回来,但是国民政府好歹手里还有几百万军队,华夏大好河山还有一大半尚未沦陷,未来如何还真不好说。弄得不好就是分而治之呢?
     就像满洲国、华北自治那样……
     正是有了这种想法,包括唐家父子在内的众人才纷纷踊跃的加入汉奸队伍。
     当汉奸是一回事,可若是把祝为民带队袭击蔡家桥税警的事情捅到冯达那儿,便是另一回事了
     以冯达圆滑的性子,多半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大张旗鼓的带队来抓人,然后事先通知周得同,让为首的几个都藏藏好再说。
     反正蔡家桥不在他南汇治下,和他没有丝毫关系,没准还巴不得康道元倒霉呢……
     而且这种事情总要人赃俱获的,眼下唐全禄整天被监视着也无法得知祝为民守望队的具体行踪,很多事情只能靠猜。
     反之,对方也肯定有应付上面的手段。
     万一祝为民狂性大发,带人冲了唐府,本着杀人灭口的心思把唐全禄弄死,这就死无对证了。
     唐德功是孝顺儿子,自然不能让自己老子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掉。
     所以干脆绕开南汇,直接到奉贤找苦主。
     至于为啥不就近求周浦镇上的东洋人驻军?
     唐德功不是没想过,但东洋人现在也鬼了,整天窝在大镇上,轻易不出门,生怕挨冷枪。
     老实说不管是忠救军还是新四军,虽然彼此看不顺眼,但在占便宜方面倒是出奇的一致,看到小队日本兵,就算打不过也要开几枪扔个手榴弹啥的。
     反正河汊子芦苇荡里有的是小舢板,一看情况不对,跳上船跑便是。
     东洋人也没法追,一来没船,二来,江南地区到处是沼泽地,外人没有带路的话,一脚扎进去……那就真成活靶子了。
     这事情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
     再说了,驻扎周浦的三中队也管不到奉贤的事情,那是另一个大队的辖区……
     虽然冲锋的时候嘴里喊的是同一个“天脑黑卡”,咳咳,但命是自己的不是?
     谁说侵略者都是铁板一块来着?
     挨过冷枪吃过苦头后,大家都学乖了。
     唐德功是吃准康道元不会不管此事,所以才带着老子冒险跨县上访。
     康道元听他讲完,对这些弯弯绕倒也看得清楚。
     当下表示,他会保守秘密,让唐德功先回去,奉贤方面会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如果属实,那么绝对会给他记上一功。
     并且热情的邀请唐德功去奉贤开买卖,奉贤地处偏僻,买卖不热,民间资金也不多,康道元作为县长肯定是要着急的。
     当下便许了唐德功一个奉贤商会理事的头衔,理事虽然不如副会长那么光彩照人,但好歹是县级别的,说出去是好听多了……
     唐德功也明白,立刻表示“最近一定来奉贤考察一下,感谢康县长挑我发财……”
     双方交换了眼神,官商勾结的默契尽在不言中。
     但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把蔡家桥的案子给办了。
     送走唐家父子后,康道元也没和甲古慧太汇报。
     他不傻。
     唐德功看起来像是良民来举报“匪徒”,但天晓得是不是假公济私呢?
     这种借着官府由头来收拾乡邻对手的事情,康道元可是见得多了。
     参与的也不少,毕竟出动政府力量花费是很大的,从中收点好处费啥的也是应该,衙门上下该打点的都要打点,否则怎么才能让某些倒霉蛋及时的瘐死在监牢里。
     这个案子因为惊动了南京方面,所以办案必须仔细认真。
     要有切实的证据,光靠杀良冒功是不行的主要是自己级别不够,这种大案子一堆人盯着,就等着从中挑刺,把他康道元干掉,换上自己的人来管理奉贤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偏僻落乡,但好歹在上海东边,土地肥沃又靠着海,是捞钱的好去处。
     大家脸和祖宗都不要了才当得汉奸,为了什么?
     不就是钱么!
     自己先把事情查个差不多了,然后再和东洋顾问汇报,一来显得自己会办事,二来,万一真是唐德功假公济私害人,自己也不至于在甲古慧太面前坍台。
     当下康道元一个电话,叫来警察局局长黄伟兆面授机宜。
     黄伟兆在东洋人打过来之前也是为祸奉贤的土匪之一。
     但他见机快,在皇军登陆时,及时放下武器给他们带路。
     之后便搭上宣抚班这条线,负责临时治安力量,南京政府还都后,顺理成章的当了警察局长。
     “县长”黄伟兆进门后立刻立正敬礼。
     康道元皱了皱眉头,“黄局长,这里是县政府,你现在也统管一县的警察武装,这个,这个……”
     康道元有点说不下去,指了指对方那身打扮。
     白汗衫打底配黑色香云纱外套,敞着门襟,一根金表链横跨胸前,勉强起到了扣子的作用。
     腰间宽板牛皮护腰,下半身是黑色丝绸中装裤,因为天热没有扎裤脚管,走起路来裤管飘飘荡荡,脚上黑布鞋……
     挎着盒子炮,手里一把折扇。
     祝为民最头痛的打扮,却是黄伟兆最喜欢的行头。
     以至于当了警察局长后都不舍的改变。
     “天热,天热……衬衫风纪扣扣着,实在是吃不消”黄伟兆嬉皮笑脸的应付着。
     他根本不怕康道元,虽然后者是他名义上的上司。
     可黄伟兆明白,自己和康道元越是不对付,那么位置就越是稳定,毕竟他是内政部警察厅直辖管理的。
     警察厅就怕下面的局长和所在地的行政官员勾结起来糊弄自己。
     对此黄伟兆非常清楚,有事没事就和康道元顶顶,后者也拿他没啥办法。
     黄伟兆不但有警察厅撑腰,关键是他自己在外面还有队伍……
     康道元还真忌惮这手,万一把这厮逼急了,带着土匪上门,那别说县长官位了,自己这条命只怕都要交代出去。
     “黄局长,我接到消息,蔡家桥那个案子,很有可能是南汇六场的保卫四大队干的……”
     “祝为民守望队?”黄伟兆反应很快。
     这就是土匪本能,趋利避害,对于自己活动范围内的部队力量一清二楚,这样才能做到欺软怕硬,避免踢到铁板。
     “是的……但眼下只是有人来举报……这个,你晓得的”康道元意味深长的看着他。
     “嗯,我明白。我这就让侦缉队……”
     “不要侦缉队……”康道元立刻打断“你自己的人,让他们去,不要和县里沾上关系,先去摸摸底再说……”
     “明白!”黄伟兆立刻答应。
     他也是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和康道元闹,什么时候该配合。
     蔡家桥的案子一出,他也被警察厅方面一顿痛骂。
     其实这个事情里,他黄某人挨骂是最冤枉的。
     是的,他是警察局长,但既然精锐的税警都能被人全部缴枪,那么警察能干啥?
     和平军、皇军、黄道军、税警说起来个个战斗力都强,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么以维护地方治安的为责任的警察能派什么用处?
     是的,蔡家桥那个案子严格来说也确实算是治安问题。
     但册那,谁听说过,军方的安全要靠警察来维护的?
     还要不要脸了?
     税警队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枪,自己手下老套筒都没几支,这他妈的到底谁强谁弱不是一目了然么?
     这话他也就私下发牢骚而已……
     这些日子,也让人到处打听……
     结果没想到竟然是隔壁县的保安团越境犯事儿……
     虽然听起来很扯,但黄伟兆觉得倒也并非不可能。
     离开康道元办公室后,他没回自己衙门,而是跑到城里的茶馆,这是他的二衙门……
     黄伟兆土匪出身,比较讲迷信,知道自己现在一身黑皮,若是在自己办公室里召见手下商量江湖事情,怕被门口供的关公给镇压了。
     奉贤人也都知道,若是谁家里被绑票了,或者被勒索了,就来茶馆给堂倌塞几个钱,让他去请黄伟兆的徒子徒孙来,双方讲讲斤头,事情多半就能了结。
     所以民间称之为二衙门。
     今天黄老爷心急火燎的赶到茶馆里,很快几个消息灵通的大门生就来请安了。
     顺便说一句,黄老爷是青帮弟子,在奉贤开香堂收门生,这些门生一部分继续在外面当土匪,另一部分则进入

第91章 侦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