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7章 西夏国相(六)[2/2页]

长灵侠影录 夜幕秋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叶心传道:“令人烦忧之事却也数不胜数.心传平生之中,只觉得幼年时在泰山之上与师父、师兄相处的时光最为惬意,只恨恐怕再无机会了.”
     皇妃道:“少年人志在四方,叶公子切莫以烦忧为负担,还需乘风破浪,挂帆沧海才是.”
     叶心传道:“皇妃教训的是.”
     皇妃一摆手,吩咐侍女替叶心传敬上茶杯,又令叶心传坐在圆桌前,问道:“叶公子,你可知任国相何以召你入府,并在演戏之上待你为上宾么?”
     叶心传道:“心传不知.”
     皇妃道:“任国相起身戎马,因有大功名重朝野,但其人性情倨傲,表面上对江湖人物礼遇有加,实际上却十分瞧不起他们.今日你在宴席之上便能看到,十有九人不过是溜须拍马之辈,真正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英雄好汉寥寥无几.”
     叶心传道:“那位宇文公子翩翩有礼,看起来深得国相信任.”
     皇妃道:“宇文宏处事恭谨,明于世务,确实是可造之材,不过你道他何以绰号笑尸?表面上笑脸迎人,实则内心城府极深,向来喜怒不形于色,我也摸不透他的底.”
     叶心传道:“任国相若果真瞧不起这些江湖人物,又何以招揽他们,还在府中大摆宴席,招待这一众武林人士?”
     皇妃道:“这便是为你了.”
     叶心传奇道:“为我?”
     皇妃道:“正是.古人云:侠以武乱禁.任国相平生最厌弃的便是侠客,但尽管厌弃,他又深深明白:有一些豪侠猛士在江湖上的地位与威望远远高过朝廷,他虽然恨不得将其一并拔出,但当此之时,大夏国四面围敌,若他对这些豪侠猛士礼遇不周,便会使得他们投奔到别国,反而回头对付自己,尤其是这些豪侠猛士若投入政敌手下,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就更加难以估量了.叶公子,你到现在这一刻,恐怕对国相大人还一无所知,但国相大人对你却清楚得很.他派去中原的武林人士将你的诸多事迹禀报给他,你这次离开中原,来到大夏国,他也早已听到消息.不过他不信你年纪轻轻,就能凭借武功赢得中原武林盟主之位,因此特意摆下这演习来试探试探你.”
     叶心传道:“但我来到国相府之后只有一个木高峰与我过了几招……”
     小朱上前两步,缓声道:“是我们四姐妹将你围起来,轮番与你比试武功,阻住了他们.”
     小翠道:“叶公子武功胜过我们百倍千倍,我们四个哪敢轻易向你挑战?皇妃娘娘见你文质彬彬,不似江湖草莽之辈,且又……且又……”
     小玉道:“十分羞涩!”
     小翠笑道:“正是.皇妃娘娘猜想你必不会对我们下重手,因此吩咐我们尽力用一些小巧招数困住你,因此我们便各自逞起看家本领,与你戏耍了好长时间,使得那些江湖人物无法向你寻衅滋事.”
     皇妃道:“你与她们四个丫头比武时,多半是容让三分,以防守为主,且不轻易运用内功,这便使得他们摸不清你的底细,对你在大夏国行走十分便利.”
     叶心传道:“心传能做上所谓的中原武林盟主,实属巧合,只因邓老先生过世后江湖群豪对邓家颇有微词,因此邓大小姐推举了我做武林盟主,又凑巧金国皇帝派去除灭少林的军队转眼即至,大家不得已,才推举我做了武林盟主.论资历,论才学,论谋略,论武功,心传是一样也不够格的.”
     皇妃道:“叶公子何须太谦?中原武林人才济济,又能者何止千计万计?叶公子能做得这武林盟主,一来自然是有巧合的成分,但更多是大家以为叶公子有领导群雄、抗击敌寇的能力.不是么?颖儿姑娘刚才可是说了你一大堆好话,她难道是在欺骗我们么?”
     颖儿淡淡一笑.
     叶心传道:“可我与颖儿此番来大夏国,只为了寻找一人,并无其它目的.任国相处心积虑,要知道我武功水平,实在是多余了.”
     皇妃道:“咱们汉人有一句话说,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又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没有这个意思,但控制不了别人对你的想法.所谓人在江湖,实在身不由己,便是这个道理了.”
     颖儿道:“皇妃娘娘,这个任国相到底是什么人?”
     皇妃道:“此事说来就话长了.早在元德年间,先皇在位时,正值宋金交战,先皇果断派出大军进攻宋国西北边陲重镇西安州.当时西安州的州判即是任国相.任国相见宋国大势已去,便举州投降大夏,被先皇任命为西安州知州.不出数年,西安州便成为大夏国抵抗金国的重要据点,任国相也深得先皇信任.后来任国相之女被先皇选入宫中,册立为皇妃,因她仪容端庄、知书达礼,没过多久便被立为皇后,任国相也跟着晋升为静州都统军,负责京城左近的防御诸事.先皇驾崩后,陛下即位做了国主,任皇后便被尊为皇头后.第二年国中叛乱,国相率军剿灭叛贼,事成之后被陛下封为西平公.这些年任国相积极谋划入朝做官,但陛下忌惮他外戚身份,且手中握有兵权,加上朝中臣僚多有劝谏,因此任国相一直在外做官,直到去年晋王临死前向陛下举荐任国相,国相才终于得以入朝为官.陛下一向仰慕宋国文化礼仪,几年来颁布了许多政策,意图推行宋国礼教文化.然而,任国相对此大加反对,于是积极在朝中安插自身党羽,又在武林中网罗亲信,暗暗培植江湖势力,致使陛下计划大受打击.”说罢,连连叹气,感慨良久.
     叶心传道:“推行礼教,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任国相何以对此大加反对?”
     皇妃道:“反对此议者,岂止任国相一人?朝中诸多大臣以为大夏以武立国,何必效仿宋人,推行礼教,致使国防积弱,长年为外敌所侮,纷纷上书力谏陛下收回成命.就连任太后一向少问政事,也向陛下建议抑文扬武,罢免科举、太学等诸多新制.”
    喜欢。
  

第107章 西夏国相(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