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八章 知遇[1/2页]

秦时之公子无双 摘妹妹的小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扶苏一行在小圣贤庄的动态,外界莫不在关注。
     潜逃至桑海的墨家一行更是派出盗跖、庖丁,搜集相关情报。
     盗跖倚仗得自然是他自己绝顶的轻功,但秦军看守严密,急切之间,难以靠近。
     相对的,庖丁则是要便利许多。
     身为有间客栈的主人,扎根桑海多年,小圣贤庄重要人物的日常餐食又是出自其手。
     加上今日酒宴所用,也是有间客栈一手经办。
     借此名义,这才得以由儒家弟子引入,进得庄来。
     可让庖丁神魂皆冒的是,憋不住跟着他们一起至此的天明与少羽却在庄内失散了。
     本来由他二人扮作店内伙计也是为了更好的遮掩,没想到二人好动,一不留神就不知去了哪里。
     等到偶然瞥见,二人却已经换上了儒家衣饰混在一干儒家弟子当中。
     有些人和事,在命运的网织下,仿佛是注定会交织在一起似的。
     扶苏巡视齐地已经旬月,小圣贤庄之行又自认获益良多。
     儒家伏念先生守礼有节,双方相谈甚欢,他的态度是倾向于四海归一,君臣士民各安其位的。
     至于以剑论道的胜负,表面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儒家的态度,而伏念的表态,扶苏还是满意的。
     儒家可用,儒学当兴,此时陛下那里可能对此有所排斥,但至少,在自己能够规划这个天下的时候...
     伏念是现如今儒家的掌舵者,他的态度即是儒家的态度,至少如张苍之流,儒家家大业大,些许杂顽代表不了什么。
     双方释放出各自的善意,各有所得。
     目送扶苏一行离去,伏念沉稳平静的心湖难免也有一丝涟漪泛起。
     儒家虽然引领诸子百家的潮头,但若是能够有帝国官方的背书,那么真正光大兴盛的时机也就到了。
     以儒学蓬勃的生命力,加上官方允准支持,所能形成的良好局面可想而知。
     “长公子是仁德至诚之人,若他能顺利执掌大秦,实乃天下苍生之福。”
     顔路以及张良因为各自的出身遭遇,对仕秦心有抵触。
     前者恩师就是被罗网盯上,后来为了成就上一任惊鲵剑主,舍身成仁。
     张良出身韩国相门,韩国世代受秦欺负,张氏感同身受,对秦国的印象自然也十分恶劣。
     不同于二位师弟,一心光大儒家的伏念是从心底希望扶苏能成为大秦储君,以期将来。
     扶苏被召回,主要原因是咸阳即将开始春日大祭,作为帝国长公子,在这个关键节日是一定要在场的。
     李斯、赵高自然是与之同归,章邯仍旧以影密卫严控齐地诸般动态,只等皇帝东巡。
     “见过掌门师姑。”
     昔日北冥子收徒大典上的小女孩如今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银发青衣,宛若谪仙。
     这让韩经一声师姑,显得没有那么突兀。
     “原来前日于小圣贤庄泄露气息之人是你!”
     晓梦倒执秋骊,一摆拂尘,神色淡然。
     师兄赤松子以前倒也提起过这个出身韩国宗室的弟子,直言其天姿过人,身赋异禀。
     只是赤松子太乙山观妙台论剑失利,第二年郁郁而终,两人的联系纽带就此掉了,因此晓梦与韩经并不曾有过更多的来往。
     “当日人多眼杂,韩经的身份又比较特殊,只好露出气息引得掌门关注。”
     “失礼之处,还望掌门莫要怪罪。”
     二人都只在对方眼前,那如果不以灵识感知,仿佛站立处空空如也。
     道法自然,上体天心,自然环境下的人或物当然也是其中一部分。
     而天宗和光同尘的心法,修炼到精妙之处,就能时刻与自然融为一体。
     晓梦也有着这样的感觉,心下诧异于韩经修为之高深。
     怪不得师兄言及此人,直道其修道天赋百年不遇。
     “天下风云汇聚桑海,你本就是局中之人,出现在此也不奇怪。”
     一等一的道种良胚,可惜却为红尘俗物缠身,不得解脱。
     “你不惜冒着暴露身形,引我相见,想必是有着不得不为的理由?”
     “敢问掌门,天宗此番大举入世,是否意味着全面投向大秦,卷入这天下纷争?”
     晓梦出关入咸阳,可不是孤身一人,同行的还有大批天宗菁华弟子。
     赤松子附秦而不侍秦,更多的就想行走天下求道释惑时方便些。
     也不知新任掌门晓梦对天宗的未来到底是怎么规划的,对秦国又是怎样的一番观感。
     “我天宗超然物外,无意涉足朝堂政局。”
     “至于江湖上的风波,倒可以作为弟子们历练之用。”
     她的意思就是此番入世,作何规划全看事态的发展,到时候再决定是否出手涉足其间。
     天宗功法重在感悟,一味苦修是难有大成之时的。
     避开朝堂,着眼江湖,既避开了最大的凶险,又能让天宗弟子有所得。
     这就表明如今的天宗不会像人宗那样活跃,对秦国的方针大致未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事实也证明,晓梦确实是只针对逍遥子以及人宗,相助章邯也是兴之所致随手为之。
     “既是如此,韩经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晓梦带领的天宗没有全面倒向秦国,韩经也就不必担心将来会同室操戈。
     不是怕打不过,而是念及其中的香火情。
     “对无上大道的寻,真的就不能让你放下权名之争吗?”
     晓梦聪慧,自然明白韩经的顾虑在哪。
     她仍对韩经纠缠于俗务浪费天赋感到婉惜。
     赤子之心,体会不到权利富贵对韩经这样的人的吸引力。
     “这未尝不是我的道!”
     韩经笑了笑,轻摇了下头。
     她惜他深陷红尘,他笑她涉世未深。
     “谁在那里?”
     晓梦出声低喝,韩经也感应到了,转过身来。
     “咳,咳...”
     过了片刻,随着缓慢低沉的足音,伴着这几声咳嗽,来人方才现出身形。
     “南公!”
     晓梦神色一凝,没想到会在此地遇到南公。
     “晓梦大师...”
     “哦,还有这位先生,老朽是不是打搅了?”
     “南公前辈怎么会在这里?”
     晓梦轻移莲步,不解得问道。
     她与韩经倒不是怀疑南公偷听,毕竟一来南公离得距离尚远,二来南公向来品质高洁。
     “老头子乘车一览此地山光水色,一时困顿,没想到就此睡了一觉。”
     “年纪大了,就喜欢多走走、多看看,毕竟看一眼少一眼...”
     南公虽然言语谈及生死病死之衰,神色上却丝毫没有沮丧之色。
     相反,他的脸上一直挂着一副看穿世事

第九十八章 知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