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三章 以剑论道[2/2页]

秦时之公子无双 摘妹妹的小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尘埃落定,六人的剑都架在胜七周身要害。
     胜七的反抗换来的只是身上添了几道刃口。
     “现在你明白了,你根本没有与我讨价还价的实力!”
     “成为罗网一员,功成之后,我会让你见到你要见的人。”
     胜七只能屈服,目视着赵高一行的身影鬼魅般得再次消失不见,感觉身上缠绕的巨网更加紧密了。
     
     赵高此来,当然是经过嬴政授意的。
     齐地滨海,有着最好的良港,因此大秦一早就将蜃楼的主体驶来了桑海之滨。
     蜃楼的建造已经只剩下最后的内部结构布置了,皇帝东巡在即,可齐地仍不平静。
     荧惑之石引发的风波还在发酵当中,隐于水下的暗流还没浮现。
     扶苏将如此处置齐地尚不得而知,皇帝派出心腹赵高来此相助,足显对于此地的十足重视。
     而赵高现身后,当然是要拜见长公子扶苏殿下的。
     首先是阐明此行目的,强调皇帝对公子的关爱,紧接着又为六剑奴办事不力代为道歉。
     “贼人大胆,刺杀公子,公然对抗大秦,藐视秦法,臣必当严厉查办!”
     扶苏不置一辞,心想,对秦法最大的藐视不就出现在你的身上么!
     “六剑奴也是出自公心,护主心切,可是出手没个轻重,失于计较。”
     “以后我会更加用心调教,肯定不会再出现类似失误。”
     赵高连面上的处罚都不稀得表现,只是表明会严加管教。
     场上之人都是心机深沉之辈,心里怎么想,面上却是波澜不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儒家为齐鲁显学,桑海更是其根本重地。”
     赵高话风一转,提到了儒家之事,扶苏、李斯皆打起精神,等待下文,欲观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要说帝国之外,谁有能力在桑海包庇窝藏这么多的杀手死士...”
     稍稍顿了顿,“儒家似乎最有嫌疑。”
     “赵中丞此言差矣。”
     李斯身为荀夫子门下,见赵高牵扯上儒家,矛头直指小圣贤庄,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
     “儒家秉承仁德忠义之志,怎么可能藏污纳垢,做出行刺公子的大不逆之事!”
     “我也深信儒家道义绝不会容许门下弟子做出这样的悖逆之举。”
     扶苏出声相合,并非是为了结好李斯,而是受到教师博士淳于越的影响,对儒家天然就有股亲近。
     “海月小筑行刺一案,案情扑朔迷离,案情一时难以剖析。”
     作为此案的经办人,章邯却于此时发声插话,“幕后之人既对长公子的行踪了如指掌,又对海月小筑的布置极为熟悉,而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屈指可数。”
     “作为桑海城最有影响力的儒家,确实深有嫌疑...”
     章邯为人正直不假,可他忠于帝国,忠于皇帝陛下。
     对于将祸水引向儒家,章邯非但不反对,还大为支持。
     儒以文乱法,儒家深植的齐地,看似温顺,实则是大秦法吏工作最难开展的地方。
     除了寥寥儒生入秦归化,宾服景仰于大秦律法之完善精美,其余儒家弟子游离于帝国的流治之外,甚至参与进对抗帝国的反逆队伍当中。
     借此事发难,剑指小圣贤庄,敲打儒家一番,有利于齐地的安稳。
     扶苏:“早有拜访小圣贤庄之意,只是没找到合适的理由以及机会...”
     “依章邯之见,可借以剑论道之名,前往拜访,以观儒家态度。”
     扶苏眼中精光一闪...
    喜欢。
  

第九十三章 以剑论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