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1章 高手[2/2页]

鬼差生存日记 一江红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许廷他们几个在经过详细研究之后,也认为后人猜测未免有捕风捉影之嫌,不过野史所讲也未见得是全然无的放矢,至少从许廷他们现在掌握的材料看,皇太极确有被谋杀的可能,否则他头上的那只“天眼”,究竟该如何解释?
     纵观历史,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皇太极都应该算是个好皇帝,有可能杀他的人,要么是他的敌人,要么是宫廷内与他争权夺利之人。
     在这两种人之中,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袁崇焕与多尔衮,其中袁崇焕早在皇太极死前十二年就在燕京被杀,可以暂时排除嫌疑;而多尔衮一直在皇太极身边,也是对皇太极帝位威胁最大的人,所以他不仅有作案动机,而且还有作案条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到这一点许廷他们兴奋起来,于是开始大量翻阅史书,但可惜的是,经过数天查找,并没有寻到任何相关的线索,于是许廷他们又开始从许廷他们拍摄的那一摞照片开始。
     想到既然可能是谋杀,那么皇太极头骨上这个孔洞就很可能是谋杀留下的致命伤,而记录清史之人为了掩饰此点,也一定在正史中遮遮掩掩,不露痕迹。
     许廷他们三人开始找寻各种途径,希望能够找到各种杀人方法中,有可能在头骨上留下贯穿圆洞的手段。
     许廷他们最早想到的是火q击所致,但随即考虑到既然是谋杀,在当时的情况不太可能选择这种声音即大,准确度又差的武器。因为当时的火q,在一定距离上杀伤力并不一定会比弓箭要强,而且准确度更差。
     而且许廷他们找到了研究古代兵器方面专家,专家告诉许廷们,以当时的轻火器,不太可能在如此坚硬的前头盖骨上打出如此规则的圆洞。要形成这样的圆洞,除非是带有*装置的现代武器。
     所以武器专家给许廷他们的建议是,寻找一下其它的思路,从照片上的情况看,只有先天自然生成或后天腐蚀又或者是人工在头盖骨上打磨,否则不太可能在人的头盖骨额头位置形成这样一个非常规则的圆孔。
     专家的话给了许廷他们很大启发,先天生成的可能性许廷他们已经不再考虑,而后天腐蚀或者人工打磨倒是很有可能。
     于是许廷他们马上想到了用毒,也就是所谓的毒针,兴德甚至曾经推想到,是否有可能是一种如今早已失传的武功,就如“九阳神功”之类,能够抛出一种类似飞锥那般可以旋转的暗器,这样就极有可能在短距离内起到和现在子弹一样的效果。
     兴德的猜测许廷感觉颇有道理,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表演者可以用普通的绣花针作为暗器,在两米外的距离甩出,将近一公分厚的玻璃鱼缸打出一个小洞,而鱼缸不碎。
     电视上用测速器测试他的出手速度,初速竟可以达到每秒钟三百米,接近手q子弹出膛速度。
     如果是这样,在古代已经失传的武功之中,有能够打出每秒钟初速超过三四百米暗器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胡思乱想归胡思乱想,但还是需要证据,于是许廷他们又开始了新的一轮调查取证工作。
     头骨上出现了一个如此规则的圆洞,既不考虑先天形成这种可能,那么自然腐蚀或者人为打磨的可能性较大。
     想到自然腐蚀,首先许廷他们就想到了用毒,如果用一种浸泡过特殊腐蚀性药水的毒针打进额头,就很有可能在人刚死时看不出什么痕迹,待到尸体腐烂,毒针慢慢侵蚀头骨,最终腐蚀出一个规则的圆洞。
     除此以外,在人为方面,许廷他们先想到会不会是满族的一种特殊殉葬方式,在死人额头人为打上一个圆洞,象征着打开“天眼”,又或是什么其它特殊含义,只是随着满人入关,逐渐受中华教化,慢慢取消了这种殉葬方式,因而许廷他们现在并未听说过。
     此外许廷他们又想到也许曾经存在一种现在久已失传的武功,能够发射出类似于现在子弹效果一样的暗器,在额头上造成穿孔?
     为了证明许廷他们的想法,取证工作就要从三个方向入手,第一,用毒高手;第二,查阅早期女真人的殉葬习惯,另外,就是寻找武林高手。
     好在许廷和兴德都是干记者这一行,关系非常广泛,商量了一下,三个人各有分工,由简幼荷去找满人的风俗文化方面的资料和专家,而许廷和兴德则负责寻找用毒和武功方面的高手。
    喜欢。
  

第271章 高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