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章 藏物[1/2页]

五重谍王 快乐思娴哥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常冬青小心翼翼用手在那个盒子的周围仔细的摸索着。
     他也是被打开门的时候被手雷的出现给吓着了。
     想起小的时候父亲闲谈的时候,给自己将古墓机关的故事。
     由不得他不小心,自己到现在也是全身的冷汗。
     看看没有什么事情,就用手掌的拇指,中指,食指三个手指,将上下夹着拿了出来。
     轻轻地将檀木盒子放在边上的桌子上仔细观看着。
     这是个雕花的小木盒,常冬青拿出钥匙,迅速的打开盒子。
     里边有一只铅丝珐琅的欧米伽手表,还有一张纸条,被包裹在用红色绒布中。
     常冬青先拿起那个怀表。这个表小时候经常见过。
     也曾经把玩过,但是成年以后就没有注意到常玉成带。
     放下手表,打开纸条上边写着四句诗句。
     常冬青凑到灯下打量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然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这是唐代名臣魏徵的诗句,取自他的《述怀》中的代表诗作的前四句,全诗共二十句,一百字,是一首言志抒情的古诗。
     而这四句也是有单独列出来的,世人称为《出关》全诗描述了魏征献计唐高祖,自告奋勇招降李密旧部。其间路途艰险,但魏征报唐高祖知遇之恩的心更切。
     但是看字体,这明显是父亲早年自己的字体。
     而且正是这样一首诗句能郑重其事的收藏的这么隐秘?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父亲的座右铭?或者有很重要的人送给他的。
     听说有的纸张是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显现被隐藏的字。
     密写只有几种形式,特殊配置的药水,火烤或者水中出字。
     常冬青也没有办法,老爹留下来秘密就在眼前了,自己是个守着宝藏打不开门的人。
     拿起纸用火柴在上边燎烤着,没有什么作用。
     用水在上边进行涂抹,也没有什么效果。
     常冬青甚至用了醋,碘酒,等化学药剂也试验了好久。
     天色逐渐的也在他的忙碌中,悄悄的过去。
     折腾了好久的常冬青不出所料的一无所获。
     眼色越来越红,看来今天事情是无果了。
     看来,还是要从字面上的意思进行查询了。
     常冬青睁着熬红的眼睛,看着外边的天色。
     走到了窗户边上,打开紧闭的窗户。
     楼下就是自己家中的后花园,这里边是老爷子最喜欢的的地方。
     翠绿的花园植物老爷子一般是亲自打理的,而且现在是五月份,正是植物生长最好的时候。
     管家江叔早就将那只金刚鹦鹉放在院子中间的鸟架子上。
     看着这个生机勃勃的样子,这几天压在心头的沉重也得到舒缓。
     大约看了一阵,常冬青准备再去努努力。
     看看这些字体当中是不是有什么线索。
     就在他回身的瞬间,听到鸟鸣的声音。
     不由灵光一闪,想起了流传在世间的几个小故事。
     其中一则是: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但是就是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
     最后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说出了:““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常冬青心思捉摸着,会不会是放在鸟的身边或者鸟架子中间。
     不动声色,常冬青走楼。
     管家江叔连忙迎接上来,问道:“二少爷,您有什么吩咐?”
     常冬青笑着说:“江叔,这几天辛苦了。我哥的信准备的怎么样了?”
     老江连忙回到道:“昨天我写好以后,让我的侄子连夜往老爷的老家赶过去了。估计晚上就能到。”
     “不错,我们等大哥来了,一起筹备父亲的葬礼,你也要去找先生和懂白事的人。这些规矩和风俗,我们这些小辈也不是很懂。所以该准备的仪程,千万不要太薄了。”常冬青叮嘱到。
     老江想了想:“还是少爷考虑的清楚,我今天就去办,但是老爷的尸骨还在警察署。你看……”
     常冬青说道:“就有他们先送去火葬吧,人已经被烧的不成样子

第59章 藏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