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四十一章 城楼血战[1/2页]

三国处处开外挂 一本江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预备...放!”一个手拿令旗的士兵,把令旗划下。
     轰轰轰...
     足足一百门山炮,对准南昌城,开始轰炸。
     从城门口到城内的街道,方圆一千米内,都是被轰炸的范围。
     威力非常大。
     就像打雷一样。
     鲁肃和赵云刚进入藏兵洞,被震的差点跌倒。
     “这是敌人的火炮?”
     “威力也太大了!”
     ......
     赵云惊异的探着头,朝外面看了眼,被一股气浪吹到。只感觉脸庞火辣辣的,有些生疼。
     可以想象,在外面守城的将士,一定受到了重创。
     “先生,这样守城...能守住吗?”赵云现在一定信心也没有。
     “唉...。”
     鲁肃道:“守不住也得守,这是陛下的严令。”
     “等下炮火过去,我们再组织兵力反击。赵将军不必太着急,他们的火力再强,也得靠最后的肉搏战,才能占领城池。”
     “嗯。”
     赵云想想也是。
     说到近战,他有绝对的信心。
     即使只他一个人,也敢守着城楼。
     时间很快过去...
     敌人的火炮连续轰炸了一分钟。
     守城将士付出了巨大伤亡。
     “先生,炮火停了。”赵云道。
     “赵将军,炮声一停,敌人肯定会进行疯狂的进攻。我们挡住他们的进攻,就等于守住了南昌城。如果挡不住...。”
     “先生放心,末将一定能守住。”赵云提着龙胆枪跑出藏兵洞。
     炮声停后。
     敌人的攻城部队向城楼迫近。
     赵云喊道:“弟兄们,敌人开始攻城了。都起来,放箭!”
     由于炮声太大,士兵们被炸的脑袋嗡嗡作响,根本听不清赵云在喊什么。
     不过敌人距离城楼越来越近。
     士兵们不用赵云吩咐,也会还击。
     嗖嗖嗖...
     啪!啪!
     一阵箭矢射下去。
     这些箭矢不是普通的箭矢,而是连弩。
     每一架连弩能释放三支箭矢,射程有两百多米。
     如果是面对普通的敌人,连弩的威力足以守城。
     但是眼前的敌人,步枪射程很远。
     箭矢刚刚射出去,迎面飞来几梭子子弹。
     守城的士兵当场倒下去一片。
     好在赵云身手敏捷,反应快,不然也得中招。
     “都蹲下、蹲下...。”赵云朝城楼上看了下,这样打绝对不行。还不等敌人上城,就都被人打死了。
     “将军,我们不抵抗,敌人就该上城了。”守将的黄盖道。
     “等他们上来,跟他们短兵交接。近战是我们的强项,他们占不得便宜。还有,我们要规避敌人的火炮,不能顶着上啊。”
     “末将明白了。”黄盖点点头,前去组织兵力。
     ..........
     西商帝国的部队攻城,仅仅使用云梯。
     他们的步枪射程远,在远处射击,压制城楼上的火力。然后保护攻城的部队,攀爬上城楼。
     这种攻城方式是很普遍的。
     华夏帝国也一样。
     只是西商帝国的步枪射程远,他们能更好的压制火力,效果大大增强。
     但即使是这样,西商帝国也占得了上风。
     据守南昌的部队不敢起身,很快被突破。无数的士兵顺着云梯爬上来。
     这时候...
     敌人不再放枪和放炮了。
     因为怕伤到自己人。
     赵云提着龙胆枪站在墙墩前面,吼道:“弟兄们,敌人已经上城了,都跟着我杀敌啊。把他们都赶下去!”
     “杀啊...。”
     有赵云带头,士兵们都士气高涨。
     刚才还躲躲藏藏,现在像出了笼的猛虎。
     噗噗噗...
     翻上城楼的敌兵,遭到猛烈的反击。
     在短短十几个呼吸内,被守城的士兵赶下城楼。
     “还是将军的主意好,把他们引上城楼,在城楼上消灭...。”黄盖见到了实际的效果,心里有底了。
     照这样打,兴许真能守住南昌城。
     “让士兵们都退一退,不要把墙墩子堵死了,不然我们又得挨炮轰。”鲁肃从藏兵洞内出来。
     “先生,您怎么出来了?”朱然担心鲁肃有失,又把他拽了进去。派几个士兵守住洞口。
     赵云回头看了眼,朝黄盖说道:“子敬先生说的在理,我们要适当的反击,但是不能把敌人全都赶下去。”
     “黄盖将军,你守瓮城,我守外城。我们相互配合。万一外城失守,还可以守瓮城。另外,组织一些单兵作战能力强的士兵,准备近身作战。守住最后的防线。”
     “是。”
     黄盖拱手应下。
     ............
     两军交战不久,便找到了对战的方法。
     在保证不被敌人轰炸的同时,与敌人近身肉搏,据守城池险要。
     这对华夏国的精锐来说,并不太难。
     因为敌人不放枪、不远程射击,战斗力大打折扣。
     “陛下,敌人撤走了。”临近正午时,鲁肃赶到许定的住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的伤亡情况如何?”
     许定正在撰写许昌组建新军的建制。这次组建关系到与西商帝国全面的战局,不得不慎重。贾诩也正在等着这份文稿。
     鲁肃汇报道:“我军伤亡很大。主要是被敌人的炮火轰的。好在我们临时做了调整,与他们短兵接战,才免于被破城。”
     “幸苦先生了。”
     许定把写好的文稿给鲁肃:“先生看看,这是我刚写的。”
     “华夏第二集团军?”鲁肃瞅了眼,道:“陛下让文和先生回许昌,就是准备组建这支部队吗?”
     “是啊。我们的第一集团军,已经建立。虽然建制杂乱,兵力不足。但是在荆南、牛堵、南昌,都在持续作战,也算是一支劲旅。这次组建的第二集团军,全是使用敌人的武器,战斗方法也与第一集团军不同...。”
     许定给鲁肃仔细介绍了番。
     主要介绍军队建制的问题。
     这回不像第一集团军,杂七杂八的军队混在一起,组成杂乱的集团军。而是有着完整的建制。
     为了形成作战的主干力量,组成三个纵队。
     每个纵队三万人,合计三个师,十个旅,三十个团。
     其中包括六万火器步军,三万骑兵。
     

第八百四十一章 城楼血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