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大明国舅郑国泰(上)[2/2页]

大明王朝1587 绣肠织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后来三哥儿出生,慈宁宫中忽现‘瑞莲,而皇上又与贵妃娘娘在大高元殿中盟誓,这大高元殿可是世宗爷在世时特意在紫禁城西北角修的道观,如此我便想……”
     郑国泰说到此处,声音越发地轻了下去。
     他知道他不用说出来他具体在“想”甚么,他和郑贵妃当了二十多年的兄妹,郑贵妃的秉性,他比皇帝还清楚。
     明武宗暴毙而无子嗣,作为藩王入继的明世宗,一登基便着力于抹去前朝的遗迹,连在信仰上,都一扫武宗朝的崇佛遗风。
     嘉靖初年通过“大议礼”之变,将旧朝顽固臣子一扫殆尽;又通过大弘“正一”之道教,打压残留的汉藏佛教势力。
     其宠幸之邵元节、陶仲文等缁流,不仅地位远超宪宗佞僧继晓,封赏甚至还高于成祖靖难功臣姚少师释道衍。
     而到了万历皇帝登基之后,李太后却一反明世宗遗留下来的崇道之风,在手握实权之始,便大兴佛教。
     郑贵妃果然似是被唬了一跳,立刻回道,
     “这都是外头的人乱传的,他们想挑拨皇上和慈圣老娘娘母子不合,哥哥可莫要跟着他们嚼舌根。”
     “再说,当年诸佛僧奉慈圣老娘娘为‘九莲菩萨,也不过是因为皇上登基时年幼,需得慈圣老娘娘听政的缘故。”
     “慈圣老娘娘当年握权尚且都不垂帘,哪里来的‘净光天女的名头?”
     “净光天女”是武则天称帝之时,假托佛教符谶为自己加上的名号。
     女主摄政,必须有其信仰理论上的合法性,此种合法性儒家经典中不存,只能转而求诸佛教经典。
     而李太后当年被捧为“九莲菩萨”,虽不至于如武则天之“净光天女”,在佛经中“以女身当王国土”,但也是明朝开国以来前无古人的一例。
     郑国泰道,
     “贵妃娘娘别嫌我啰嗦,都说如今国库空虚,怎么万历十四年时,慈圣太后梦授经书、传示阁臣,尔后赐藏名山、礼拜南海普陀,令紫柏大师等人开雕《大藏经》诸事竟无人劝谏皇上勿要劳民伤财?”
     “科道官不是最喜欢劝人节俭的吗?怎么一遇上礼佛之事,便个个成了单睁眼的哑巴了?”
     郑贵妃默然片刻,道,
     “中宫娘娘年纪尚轻,将来再诞嫡子也不是不可能,哥哥为我打算是好,只是前朝党争万分凶险,立储一事,在未有圣旨明诏之前,还望哥哥切勿轻举妄动。”
     这句话就算是变相地回应了方才郑国泰那尚未道出口的“想法”了。
     传闻万历皇帝曾在万历十四年与郑贵妃在大高元殿中盟誓为愿,当时万历皇帝亲手写了一封密旨,决意立福王为太子,并把这封誓约放在一个玉盒里,请郑贵妃代为保管。
     郑贵妃如今再说“圣旨明诏”这四字,便是在间接地否认此事了。
     郑国泰笑了笑,并不气馁,
     “事在人为,虽有佛祖在上,但想要实现人世夙愿,还是要靠我等凡人身体力行才好。”
     郑贵妃看了他一眼,淡声回道,
     “外头又传甚么‘后党、‘妃党的,哥哥也切莫去听人家的。”
     “外朝的那些臣子们甚么人不斗?台上的换到台下,台下的换到台上,过一阵便换个人斗斗。”
     “大臣们就喜欢勾心斗角,又喜欢以己度人,觉得光他们那些男人在前朝斗,后宫的女人在内廷也该跟着斗。”
     “前一阵刚斗完‘张党,民间就有写张居正的戏传进宫里来了,玉熙宫的戏台上该排演的还是照旧排演,戏台下该看戏的还是照旧看戏。”
     “哥哥今日不能久待,否则去玉熙宫点上一出戏就知道了,一折戏里边儿,就几个戏子轮换着转。”
     “一个被斗的立在台上没多久,下一折就换到台下斗另一个了,见人举拳头也跟着举举,见人说唱词也跟着附和。”
     “这都是戏子的经验,咱们虽是小户人家,也不能像他们似得唱着大戏乱吆喝。”
     一番话顿时将郑国泰说得有些讪讪的,
     “话是如此说,可若当真无事,今日又唤外戚入宫作甚么呢?我又没有官身,见了皇上也无事可相禀报。”
     郑贵妃一见郑国泰的神情,就知道他是早猜出朱翊钧是有事要嘱咐他,或是有事要用他,于是道,
     “我不能议政,哪里知道皇上为着甚么事要见你。”
     这便是在变相地向郑国泰承认,皇帝今日确实是要与他议论政事了。
     郑国泰一听就精神了起来,
     “虽然贵妃娘娘不知,但倘或能让我为君分忧,那……”
     郑贵妃接口道,
     “即使是为君分忧,也还是要以谨慎为要。”
     郑贵妃降低了声调道,
     “譬如皇上如今缺钱,咱们总不能比皇上更有钱罢?”
     郑国泰眉毛一动,那英俊的五官立时发挥了他剑眉星目所产生的特别挺括感,
     “那是自然,外戚既不能干政,哪里来的那许多钱呢?要说有钱,内阁四位辅臣哪一位不比外戚有钱?”
     郑贵妃点了下头,忽然问道,
     “那咱们家除了皇上赐下来的田地,父亲可没有去做甚么其他营生罢?”
    喜欢。
  

第63章 大明国舅郑国泰(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