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教传统为根基。而全真道亦不像后世三教合一的思想般,分别从儒、佛、道三教各取部分思想教理合为一教,而是一直都以道教教理及修持为宗教实践的主体,如主张内丹修练及性命之学以致成仙。《重阳立教十五论》《第七论打坐》提到的境界是“虽身处于尘世,名已列于仙位。不须远叅他人,便是身内圣贤。百年功满脱壳登真,一粒丹成神游八表。”《第十二论圣道》亦云:“入圣之道须是苦志多年,积功累行。高明之士、贤达之流方可入圣之道也。身居一室之中,性满乾坤。普天圣众默默护持,无极仙君冥冥围绕。名集紫府,位列仙阶。形且寄于尘中,心已明于物外矣。”可见王重阳终极的宗教修练追求仍然是以道教传统的登真成仙为目标。此外,金源涛在《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中虽然记载“真人劝人诵《般若心经》、《道德》、《清净经》及《孝经》,云可以修证。”但他亦将王重阳与佛教达摩及儒家的子思相比,视他为发扬道教义理的真人:夫三教各有至言妙理,释教得佛之心者,达么也,其教名之曰禅;儒教传孔子之家学者,子思也,其书名之曰《中庸》;道教通《五千言》之至理,不言而传,不行而至,若太上老子无为真常之道者,重阳子王真人也。其教名之曰
喜欢。
第二百二十一章 王重阳(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