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中李靖(三)[2/2页]

菩提道祖 唯赖天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谷浑西陲且末。部将契苾何力追击伏允可汗,破其牙帐,杀数千人,缴获牛羊二十多万头(只),并俘虏了其妻子。伏允可汗率一千多骑兵逃到碛中,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部下纷纷离散。不久,伏允可汗为部下所杀。其长子大宁王慕容顺杀死天柱王,率众降唐。李靖率军经过了两个月的浴血奋战,攻灭了吐谷浑,并向京师告捷。唐朝为了控制吐谷浑旧境,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并留下李大亮协助防守。
     李靖在进击吐谷浑时,盐泽道总管高甑生未按期到达,贻误了军机,受到李靖的责备。高甑生心怀不满,战事结束后,即串通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诬告李靖谋反。李世民下令调查此事,弄清真象,判定高甑生以诬罔罪减死,流放边疆。从此,李靖“乃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改封李靖为卫国公,授濮州刺史,依旧命他世袭爵位,后因子孙丧命而未执行此令。贞观十四年(640年),李靖的妻子去世,李世民诏令坟茔规格依照汉代卫青、霍去病的旧例,把坟墓修筑成突厥境内的铁山、吐谷浑境内的积石山的形状,以此表彰李靖特殊的战绩。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亲自到李靖的府第问候病情,还赐绢五百匹,晋位开府仪同三司。李世民准备亲征高句丽,把李靖召入阁内,赐坐后问道:“公在南边平定吴会,北边扫清沙漠突厥,西边安定吐谷浑慕容,只有东边的高丽没有征服,您意下如何?”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将虽染病在身,仍表示愿意从行,对李世民说:“我过去凭借天子的威力,做了点微小的贡献,现在已是残年朽骨,应该随从这次出征。只是怕死在途中,连累陛下。”李世民以司马懿老病自强、为曹魏立功做比喻,以安抚李靖。李靖叩头道:“老臣请求带病随行。”但随行至相州,李靖便因病重而无法再行进。李靖虽未从征高句丽,但对前线的战事颇为关注。李世民进至驻跸山(今辽宁辽阳南)时,高句丽兵倾国出动,内部空虚,李道宗曾请求率精兵五千,奇袭平壤,李世民未答应。事后回京,李世民询问李靖说:“我用天下的军队,如今却被小国所困,这是为什么呢?”素以出奇制胜的李靖以为李世民未能听从李道宗的计谋,便说:“请李道宗解答。”李世民询问李道宗,李道宗说明了当时的建议未被采纳。李世民听后,怅然说:“时间太快了,朕竟不记得来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情恶化,当时也已病重的李世民亲临病榻慰问。他见李靖病危,涕泪俱下,十分难过地对李靖说:“公乃朕生平故人,对国家有功劳。如今病到这种地步,为公感到担忧。”同年四月二十三日(7月2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岁。李世民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赐谥号为“景武”。
    
    喜欢。
  

第一百五十中李靖(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