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0章 游击队[1/2页]

苏联1941 远征士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莫斯科的战略意义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政治意义。
     这个听起来有点虚……不过就是首都而已,把指挥系统搬到另一座城市换一个首都就可以。
     但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
     此时的苏联军队在德军突如其来的打击已大批大批的被围歼,更让人气妥的还有许多军队成建制的叛变投敌。
     这使苏军上上下下都弥漫着一种失败的情绪,也就是认为苏军会输掉这场战争,德军很快就会占领整个苏联。
     于是士气不振,怯战畏敌成了常态,百姓也争先恐后的逃离城区四处躲避。
     如果……
     在这种情况下首都莫斯科再失守,就更是助长了这种消极情绪而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可能真的就要被德军占领全境了。
     另一方面就是现实的意义。
     莫斯科座落在中部,几乎所有的公路和铁路都在这里汇集,也就是说不管是弹药、装备、补给的运输,还是部队的增援,绝大多数都要先到达莫斯科然后再各奔东西。
     德军如果占领了莫斯科,首先就是苏军被分割成互相无法增援的东、南、北三大块……铁路和公路无法使用,也就意味着只能各自为战。
     其次就是德军可以利用莫斯科这个交通枢纽为中转站,随心所欲的用最快的速度将兵力和装备投送到需要的各个战场上。
     这无疑会让苏军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甚至德军还可以集中兵力将各方向的苏军一块块分割包围。
     “我们该怎么做?”舒尔卡问。
     “补给!”加夫里洛夫少校说:“基辅最需要的是补给,如果他们有更多的补给,就可以朝敌人发起进攻威胁他们的侧后!”
     “我们一直都在朝基辅运送补给,不是吗?”舒尔卡问。
     “远远不够!”加夫里洛夫少校说:“首先是黑海上的封锁,德国人布设了大量的水雷并加强了空中封锁,我们的运输船只能在夜色里沿着扫雷艇扫出的通道小心翼翼的前进,然后要赶在天亮前卸完货返回,否则它就有可能会被炸沉!”
     顿了下,加夫里洛夫少校就接着说道:“但这还不是更糟的,我们在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后每天都能成功的将一批补给运到敖德萨。问题出在这些补给送往基辅的过程中:德军占据了第聂伯河东岸并用炮火将其封锁,水路无法抵达基辅。至于公路和铁路……”
     说到这里加夫里洛夫少校咬着牙摇了摇头:“游击队在这一带活动濒繁,大多数补给要么被炸毁要么就因为铁路被炸断无法前进。”
     “游击队?”舒尔卡疑惑的问了声。
     在他的印像里,游击队应该是针对侵略者也就是德国人要头疼的问题,因为这里是苏联的地盘,是苏联的百姓。
     不过舒尔卡很快就明白了,那些乘着德军进攻起义的叛军。
     果然,加夫里洛夫就回答道:“他们大多是乌

第150章 游击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