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9章 各出奇招(一)[2/2页]

青山不墨:开局成为女尚书 一只五丁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示爱民,这就是所谓“半为王宅”的定例。
     但是永昌朝现在的王府之中有一个例外的:吴王府占了整个道术坊,但是道术坊本来就是一个半坊,全占了也并不算违制。
     此时宜人坊内的王府当然不是最初的齐王府了,隋王之后齐王府的一半成了太常寺的药圃,另一半仍为赐邸,到了本朝就成了燕王李祝的宅院。
     李祝已经快半个月没出门了。
     不光是李祝,之前监国的三位亲王,燕王李祝、赵王李由、雍王李淳此刻都因为之前监国不利,被皇帝罚在家里好好读书。
     但是与前几日的安静相比,今天的燕王府却透出了一股躁动。
     燕王李祝一身妆金大红锦袍,在书房里来回走动着,突然停步对着门外问道:“尚书还没到么?再派人去请!”
     “大王,萧尚书还没到。前后已经派了三拨人去了,许是萧尚书已经睡了也说不定……”王府的从人小声道。
     “你懂什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么!前面那么多就熬过来了,临门一脚怎么能睡得着?”李祝不耐烦地挥挥手,“再派人去请!就说我说的,就算萧尚书真的睡了,抬也把他抬过来!”
     萧慎当然没那么早睡。做到户部尚书的人,心思之深沉岂同寻常?何况他年纪大了,本来睡眠就不如年轻之时,此刻正在家里看书。
     萧慎当然清楚李祝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但是他并不打算过去:自己身为宰执出入亲王府邸本来就颇犯忌讳,现在又是嫌疑之时,行事更应该慎重。
     萧慎并不是一味的胆小怕事,但是三司会审吴王李禅这件事情,眼见着户部牵涉其中,自己的女儿已经被传去大理寺,自己身为户部尚书不知道会不会需要出面,自己怎么能随便离府,去燕王府?
     再说了,要是燕王府邸想吴王府一样独门独院也就算了,宜人坊是什么地方?人多眼杂,自己这样跑过去那不是等于告诉大家私相授受么?这还不像燕王监国之时,自己跑去还好说是为了商议国事,现在燕王在家读书,自己跑去是干什么?!
     “这个饭桶,难道不知道这时节最要紧的就是避嫌么?!”萧慎打发走第三个燕王府的使者,忍不住一手扶额叹息道。
     萧慎想了想,终于把手中的那本道德经丢在书案上,站起身来对着外间喊了一声:“来人啊,更衣,备马。”
     仆人:“相公,这么晚了去哪?”
     “宜人坊。”萧慎并不想多说,他知道燕王虽然既不聪明,也不敏悟,但是有一桩好处,那就是极其的坚韧,或者说执拗。
     自己虽然打发了三波使者,可是他今天这个样子,怕是只要自己不去,他能不停的派使者过来烦死自己,说不定最后他能自己跑过来找自己,到那时候恐怕比自己过去更加显眼:“真是怕了这个浑人了!”
    喜欢。
  

第449章 各出奇招(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