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73章 我可以不住在这儿吗?[2/2页]

我在非洲当酋长 老杨半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这座楼:“老板,到底是我的错觉还是怎么的?我怎么感觉这房子和你的房子的设计风格类似呢?”
     萧鹏道:“哦,你说得对没错,这座楼的建筑风格叫做‘构成主义,和我家房子外形设计确实类似,我家也是采用了大量构成主义风格进行设计的。”
     世界着名设计师贝聿铭的设计虽然从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个艺术流派或者理论学说,但是他的设计风格里有很多构成主义风格元素,比如说卢浮宫门口的玻璃金字塔,比如说苏州博物馆、香江龙银大厦、澳门科学馆、卡塔尔YSL艺术博物馆、北都龙银总行大厦、波士顿的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和汉考克大厦、华盛顿的漂亮国国家美术馆等贝聿铭的建筑作品里都能找到构成主义的影子。
     这种风格和苏联的诞生基本上是同时期,当时苏联的艺术家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里汲取养分,而且这种风格‘很苏联,是一种体现‘个人服从集体理念的的设计风格。
     “你们在看什么呢?”马赫哈拉这时候走了出来。
     萧鹏道:“我在看这座楼,设计的真不错。”
     马赫哈拉听后两眼一亮:“你是识货的,这座楼的设计师是米尔侯赛因穆萨维。”
     “谁?”萧鹏听后一惊。
     “米尔侯赛因穆萨维!”马赫拉哈重复道。
     萧鹏瞬间不说话了。
     这名字他熟啊!
     伊朗艺术院院长,设计师,前伊朗总理。在东欧有一个和他经历极其相似的人,就是立陶宛的布拉藻斯卡斯,也是设计师出身的领导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俩人还有一点儿极其类似——都是极度亲西方派。
     布拉藻斯卡斯推广私有化休克疗法,立陶宛变成了‘欧洲Y窟;而穆萨维也是如此,各种搞私有化,主张和漂亮国开展对话,不要干涉巴勒斯坦问题要和乙色列缓和关系和犹太人合作等等。
     说出来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有个通病:搞艺术搞文学的是最亲西方的,都是特别渴望西方认同。所有有艺术相关经历的领导人都是亲西方的。
     估计也就是因为这事儿,所以他在1988年卸任总理位置后就淡出了公众视野。可能是因为那时候他再搞那个亲西政策小命难保。
     萧鹏对这个人没有好感还真不是因为他亲西方这事儿,而是2009年伊朗总统大选。
     那年穆萨维突然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也参与了总统竞选。
     但是他毕竟都淡出公众视野20多年了,年轻选民压根就不知道他是谁。所以他一直是陪跑的根本没有胜选的可能!结果就在这时候,伊朗前总统哈塔米突然退出选举,并且全力支持穆萨维。他反而成了那年最大的反对派候选人。
     而那年选举,获胜者是内贾德。
     穆萨维的支持者并不愿意承认这个结果,于是在一些NGO的带领下开始了大规模抗议,然后事情演变成了打砸抢烧和伊朗防暴警察的冲突,后来也就发生了‘卡里扎克拘留中心事件。而伊朗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经常爆发大规模抗议。
     一个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二十多年的老政客突然退选转而全力支持穆萨维,然后还有无数NGO为其造势,说这里没有猫腻……
     反正萧鹏是不信的。
     萧鹏看了看这座楼不解问道:“马赫哈拉,为什么穆萨维会在这里设计这么一座楼?”
     马赫哈拉回答道:“这是为了纪念2009年那些牺牲的人设计的。”
     萧鹏表情僵硬:“我不住在这里可以吗?”
     “为什么?”
     “瘆得慌!”
    喜欢。
  

第2673章 我可以不住在这儿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