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就出了安塞县城,向肤施县清凉山出发,肤施县就是义军占领区,安塞县还是朝廷控制,沿途官兵不断有人过来盘查,这时候锦衣卫千户的腰牌就起了作用,腰牌往外一拿,官兵一个子也不敢说了,直接放行,胡高仁问:“肤施县距离安塞县这么近,义军为什么不随手把安塞也控制了?”没用我回答,李岩就道:“这还用说,安塞肯定给义军送钱粮了,这世道也真是太荒唐了,”胡高仁道:“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路快马疾驰,刚过午就达到清凉山范围,有巡逻兵还认识李岩,“那个书生,你怎么又来了,都说了这里不是游山玩水的地方,你还来,是不是非要某家把你抓起来,”李岩把头转向别处,不搭理那个巡逻兵,这巡逻兵让李岩很难堪,我赶紧示意胡高仁把英雄帖递过去,巡逻兵看了英雄帖,不敢怠慢,“英雄稍等,小的这就进去禀报,”
打量清凉山的山川走势,山上空间开阔,能够容纳较多人员,同时有一定的自然遮蔽和防御优势,如遇突发情况便于防守和疏散。距离县城较近,交通相对便利,便于各路义军首领前往,且在当时的延安府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地理中心优势。高迎祥把大会地点定在清凉山,可能也是考虑到各路英雄过来比较方便。这时只见清凉山山道上,一人骑着一匹黄骠马上,身影在朔风中显得精悍而沉默。他头戴翻毛毡帽,古铜色的脸庞被风沙刻出深纹,粗重的眉毛下,一双眼睛黑得像陕北的老井,偶尔掠过的精光让人不敢直视。身上那件深褐色斗篷落满雪粒,露出里面磨得发亮的牛皮护心镜,腰间弯刀的穗子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来到我们跟前,他勒住缰绳,沙哑的声音带着米脂腔响起:‘来者可是大同部落杨族长?闯王已在山上等候。说话时,左额角的旧疤随面部肌肉轻微抽动,为这张粗犷的脸上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凶悍。“某家就是杨大同,阁下可是闯将李自成?”“杨族长怎会认识我?”“闯将能征惯战,威震四方,神交已久了,”我能说后世不知道看过他的多少本传奇故事吗,长相都被记载在历史书中了,“杨族长,里面请,”“请!”我们一行跟着李自成往山上走。
会场在半山腰千佛洞前的广场上,广场北侧高台,以青石板临时搭建三层阶梯式主盟台,高约两米。台上铺设陕北粗羊毛毡,摆放七张榆木长桌,供高迎祥及十三家义军首领就座。桌前置青铜火盆,焚烧松枝与艾草,主盟台下方,以麻绳划分环形区域,七十二营将领席地而坐,各营以不同颜色的羊毛毡区分,便于识别与归位。广场外围环形分布,供随行护卫与普通义军站立观礼,设置简易木栅栏分隔,栅栏上插满义军自制的三角牙旗。主盟台后方立三根高约八米的松木旗杆,分别悬挂高迎祥的 “闯” 字大旗、十三家总盟旗、七十二营联合旗。广场四角各立九根旗杆,共三十六根,悬挂七十二营营旗,每根旗杆挂两营旗帜,迎风招展形成旗帜矩阵。主盟台上设青铜大鼎,内置牛血、朱砂与烈酒混合的盟誓酒,鼎旁摆放三十六把青铜匕首,供首领歃血
第274章 闯将出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