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城内,王凝之调动周边兵力的消息早已传回。
这阵子谢安不在城内,司马曜刚刚觉得松快了一些,这个消息又给了他当头一棒。
他想找人商议此事,可盘点一番下来,最终只喊了司马曦和司马恬两位宗室入宫,外加他的亲弟弟司马道子。
司马曦是元帝司马睿的第四子,司马曜的叔叔,之前因为喜好军事被桓温给赶出京城。
司马恬则是谯烈王司马无忌之子,宣帝司马懿六弟司马进的玄孙。
司马家的这一支与琅琊王氏有血仇,司马无忌之父司马承死于王敦之乱,被王羲之的叔父王廙所杀,司马无忌长大后,王廙已经不在,所以他几次想刺杀王廙的两个儿子为父报仇。
不过司马无忌不是桓温,他并没有成功,反而因此被人弹劾,最后罚钱了事。
司马曜对着司马家的三人说道:“王凝之在扬州境内频繁调兵,刘牢之更是率军驻扎在石头城外,我们该如何应对?”
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十六岁的皇帝是什么意思。
司马曦最为年长,率先问道:“陛下的意思,是要下旨申饬吗?”
“这还申饬什么,”司马曜一脸怒意,“他们王家又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王凝之一旦入城,我们都将沦为木偶。”
司马恬接口道:“可眼下谢安石明显是在纵容王叔平,其他家又刚刚经历了叛军的洗劫,我们拿什么阻止王叔平入京?”
世家的大本营是三吴之地,才经历了叛乱,眼下还被王凝之派军守着。
司马曜听他提及叛乱,更觉羞怒,“那也不能坐以待毙,难道朝中已经没有忠臣了吗?”
司马曦和司马恬脸色尴尬,都这个时候了,去哪里找敢和王凝之对拼的忠臣。
司马道子却说道:“徐州王叔仁相距不远,陛下何不向他求助?”
徐州刺史王蕴是司马曜的岳父,和建康也就一江之隔。
司马曜听到“求助”这样的字眼,又觉不悦,但还是压下情绪,问道:“他能拦得住王凝之吗?”
司马道子还没说话,司马曦便道:“拦不住,王叔仁忠厚之人,治理一方可得百姓拥戴,但领兵征伐,怎么可能是战功赫赫的王叔平对手!”
司马曜见他泼冷水,呵斥道:“你是被桓温吓到了吗,怎么如此畏首畏尾?”
司马曦被流放在外,连丧二子,早已不复当年的锐气,见皇帝这么说自己,便淡淡地出言谢罪,再不说话。
司马道子继续说道:“只要有人站出来,不满王凝之擅权的其他人就会跟上,到时候陛下再强势表明立场,王凝之总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兵进攻建康吧?”
司马恬迟疑着说道:“这话不妥,王叔平久经战场,不可能被吓到。”
“总得试试,”司马曜思考一阵,不愿放弃,“王凝之既然没有直接领军入城,说明他不想开战,毕竟北边的秦、燕两国一直对他虎视眈眈,只要我们展现出足够的反对力量,他会知难而退也未可知。”
司马恬见他如此固执,也不再多劝。
反正真要出了事,遭殃的也是这个
第422章 司马曜的反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