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0章 联手抗秦[1/2页]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楚庙寒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邓羌率军返回陕城后,王凝之也南撤到卢氏。
     然后从上洛传回一个让他稍感意外的消息。
     之前失踪的郭敬并没有死,而是投降了秦人,继续担任上洛县令一职。
     “邓羌出征陕城后,秦国另派游击将军郭庆镇守上洛,随即郭敬从狱中被放出,官复原职。”
     王凝之挥手让探子下去,面色恢复平静,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
     刘桃棒则对这个子侄辈的行为十分不满,大声道:“他怎敢如此?”
     “这不是常有的事,”王凝之笑道:“投降我们的县令也多了去。”
     刘桃棒怒目圆睁,“他与那些人如何能一样,当年郭宝为救郎君而死,郎君那么多年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别人都可以降,他不行。”
     “没什么不行的,”王凝之摇头道:“秦人占领上洛后,总需要有人治理,郭敬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桃棒愤怒地在王凝之面前走来走去,“天下谁不知道他是郎君带出来的,这么没骨气,郎君的脸都被他丢光了。”
     “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王凝之放下手里的笔,“你没听见吗,郭庆可是出身太原郭氏,郭敬跟他说不定是同宗,可以找回出身。”
     刘桃棒不屑道:“没有郎君,他不过是会稽的一个无名部曲,谈什么出身。”
     王凝之想了想,笑道:“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安于现状的,人各有志,强求不来,再说他也没做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刘桃棒冷哼两声,怒气冲冲地出去了。
     王凝之摇摇头,他是真不在意,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他可以认为郭敬此举,是为了照顾上洛城中没有逃出的百姓。
     在这个时代,县令投降实在是稀松平常,胜利方通常也不会换人,而是选择维持现状。
     秦军在崤函道的步伐被司州军绊住的同时,吕光和杨安已经各自率军进入河东。
     两人合兵一处,昼夜不歇地攻打蒲阪,半个月后,蒲阪守军突围,沿涑水向北逃去。
     吕光和杨安穷追不舍,相继攻破解县(今运城市临晋镇)和猗氏(今运城市临猗县),到达河东郡郡城安邑(今运城市夏县)。
     回到陕城,收到河东战报的邓羌和张蚝有些焦躁,他俩被挡在崤函道外,吕光等人却是进展顺利,已经拿下了大半个河东郡。
     邓羌不满道:“长安的粮草来得如此之慢,莫不是优先供应了河东?”
     “我们再上书催促,”张蚝也道:“上党战事结束,王凝之肯定会抽调兵力充实崤函道,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不过等两人的奏疏送回长安时,河东郡已是风云突变。
     安邑守军在坚守数日后,选择了开城突围,吕光和杨安照例在后面追赶,一路斩获颇丰。
     但当秦军追至闻喜城郊时,乐极生悲,慕容垂父子率伏兵从两侧山中杀出。
     鲜卑铁骑以逸待劳,横冲直撞,将疲惫的秦军截成数段,安邑的败军反身作战,闻喜的守军也从城中杀出,配合骑兵对混乱的秦军进行围剿。
     慕容垂将放弃上党的憋屈全都发泄出来,带着并州精锐在秦军阵中来回冲杀,吕光和杨安为他的气势所慑,选择了避其锋芒,率部掉头突围。
     河东战场的形势瞬间逆转,换成慕容垂一路驱赶着秦军,从闻喜一直追到了蒲阪。
     吕光等人在蒲阪守军的支援下,这才止住了败退的脚步,率残军进入城内。
     慕容垂扬眉吐气,在蒲阪城外安营,派慕容令回头接收被秦军攻破的城池。
     不过数日功夫,安邑、解县和猗氏重新回到慕容垂的手上。
     长安收到河东大败的军报后,苻坚

第240章 联手抗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