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1章 前度王郎今又来[1/2页]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楚庙寒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安排好邓遐和沈劲后,王凝之返回了金墉城。
     这次回建康,为了身体考虑,也为了司州的稳定,谢道韫和两个孩子都不会同行。
     至于王凝之不在洛阳这个事,刺史府和军府的官员们都习惯了,各司其职,不用赘述。
     府衙后院,谢道韫面色沉稳,正在和王凝之讨论后面可能会出现的状况,以及应对方案。
     王凝之返回建康后,洛阳遇上大事,是来不及去问他的,只能按旧例由谢道韫决策。
     见妻子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王凝之抱着小儿子笑道:“不用紧张,你就当我是出征了,和往日一样。”
     但这次毕竟不同以往,谢道韫最担心的正是军旅之事,“我不懂军事,万一关中或者河北有变……”
     “无妨的,最多将前几年扩张的土地吐出去,”王凝之笑着安慰妻子,“只要洛阳在,我迟早可以拿回来。”
     “你觉得你多久能回洛阳?”谢道韫问道。
     两人所有的安排,都是建立在王凝之可以回来的前提下,若是回不来,现在的这些谋划都毫无意义。
     王凝之放下小儿子,上前拉起谢道韫的双手,“最多半年,我一定想办法回来。”
     他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在洛阳经营多年,不管是对秦还是对燕,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桓温又没拿到把柄,是不敢直接将他夺职的。
     建康的各大世家,包括皇位上的司马家,都不会坐视桓温再得到司州。
     司马家虽然不值一提,但朝廷中枢掌握在世家手里,桓温不得不掂量下一意孤行的后果。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王凝之敢大摇大摆地进入建康城,而桓温不敢。
     谢道韫自信颔首,半年而已,她一定可以管好洛阳。
     王殊在一旁高声道:“还有我,我可以帮阿娘的。”
     “是啊,”王凝之弯下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称赞道:“阿奴长大了,知道为耶娘分忧。”
     过完年已经八岁的王殊连连点头。
     一家人在一起吃了顿早饭,王凝之就动身出发了。
     城中百姓见到骑马出城的王凝之,纷纷驻足欢呼,为他们忙碌的刺史大人送行。
     王凝之没有像以往那样走荆州或者豫州回京,而是先出虎牢关,到了荥阳。
     在王操之的住处休息一日后,继续东进,赶到兖州郡城廪丘。
     与谢玄密谋两日后,王凝之隐藏行踪,穿过东平郡和济北郡,到达历城。
     刘牢之和王肃之对王凝之的到来十分意外,他们都还没收到京城的消息。
     王凝之简单地说了下情况,让二人在青州抓紧部署,随时准备响应自己。
     跑了一大圈,将能调动的人手全都联系过一遍后,王凝之从青州南下,前往徐州的郡城彭城,拜见舅父郗愔。
     收复北兖州后,郗愔名下的侨置南兖州失去意义,而徐州军顺利拿下青州,朝廷第一时间将郗愔改命为徐、青两州刺史。
     对

第141章 前度王郎今又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