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8章 读书种子[2/2页]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楚庙寒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帮她理了理贴在脸颊上的乱发,“大司马这样的人,我知道该怎么应付,会处理好的。”
     谢道韫乖乖地坐在那,闭眼感受着王凝之指尖的温度。
     替妻子整理好头发后,王凝之问道:“起来吗?我陪你吃点东西。”
     谢道韫嗯了一声。
     王凝之没有喊清娘进来帮忙,小心地帮谢道韫穿好外袍,扶着她走出房间。
     清娘准备上前伺候洗漱,被王凝之拒绝了,让她去将王殊喊过来,一家三口吃个早餐。
     不一会,王凝之和谢道韫刚刚坐下,王殊便飞快地跑了进来,一脸欢喜,“阿娘你好了吗?”
     谢道韫笑着点点头,“阿娘没事,让阿奴担心了。”
     王殊嘻嘻直笑,清娘帮着他坐上高椅。
     一家人开心地边吃边聊,主要是王殊在讲,讲他的学习和他的小伙伴,当然也少不了吐槽书院里的先生。
     这些内容谢道韫早已熟悉,不过王凝之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吃完早餐,王凝之让谢道韫休息下,自己带着王殊来到书院。
     王操之调走后,范宁身上的任务变重,但书院的日常授课仍没有落下。
     见到王凝之,范宁和书院的其他先生纷纷上前行礼,王凝之牵着儿子,一一笑着回应。
     寒暄过后,王殊跟着其他同学一起去上课,范宁给王凝之奉茶。
     听着朗朗读书声,王凝之称赞道:“武子这几年甘于寂寞,教得一批好学生。”
     “多亏使君支持,”范宁久在洛阳,少了些迂腐气,“不过好不好的,现在说还为时尚早。”
     王凝之点头,“我打算从书院招一批杂吏,派到下面的县城去,武子可有举荐?”
     洛阳书院的学生,大多出身低微,能从小吏做起,已经是王凝之破格了。
     范宁想了想,“适龄的学生恐怕不多,使君需要什么样的?”
     “按你的标准来,”王凝之暂时顾不上这些,只是先起个头,“不过任职时间先以半年为限,我会差人暗访,不合格的别怪我给你退回来。”
     范宁答应下来,他志在重振儒学,自然希望弟子能遍布天下,不过王凝之的做法有些新奇,令他忍不住问道:“使君不按家世乡品用人,却是为何?”
     王凝之看了他一眼,反问道:“真论家世乡品,这书院的学生有几个能进入仕途的?”
     范宁摇头,“读圣贤之书,又不是为了入仕。”
     “这话言不由衷,”王凝之笑道:“不入仕,如何传播圣人之道,为何要学圣人之道。”
     范宁一愣,“我可不是为了入仕。”
     王凝之一语道破,“你出身顺阳范氏,全洛阳有几人比得了。”
     范宁沉默了,王凝之的做法看似为读书人打开一道门,却将读圣贤书这件事赤裸裸地引向功利上面,他有些难以接受。
     王凝之不再多说,静静喝茶,人才选拔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想要打破世家的垄断,就必须培育足够的读书种子。
    喜欢。
  

第128章 读书种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