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0章 谢安出山[2/2页]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楚庙寒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会早已没那么讲究了,王凝之便让几个弟弟带着母亲回庄园居住。
     他作为长兄,则是两头跑,一边住上几日。
     守孝的日子十分枯燥,却也是难得的休整期,王凝之结合这几年的经历,将一些心得体会讲给几个弟弟听。
     但几兄弟都已年长,最小的王献之也十八了,任王凝之怎么苦口婆心,有些性格方面带来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
     比如王徽之和王献之,生性就不耐烦俗事,嘴里还不饶人,所以要么不做官,要么只能做清官,事务性的事情做不了一点,还得有人护着;
     剩下的几人好点,起码还算听话,若能妥善安排,给王凝之分分忧是可以做到的。
     洛阳方面,每半个月郭敬就有书信传回,桓温保留了王凝之临走时的安排,并没有往里面塞人,估计人丁稀少的司州他还看不太上。
     豫州则不出意料地落入桓家之手,桓豁接任豫州刺史,移镇许昌;
     谢万病故后,朝廷不再追责;
     谢安受举荐出山,司马昱任命他为尚书郎。
     朝中风云变幻,桓家进一步逼近建康。
     这年十月,桓温弹劾徐州刺史范汪迁延不进,耽误北伐。
     司马昱无奈,按桓温的要求,将范汪贬为庶人。
     好在范宁已经被王凝之安排到了陆浑县,不然就得蹉跎十数年了,得罪了桓温,在这会根本没有前途可言。
     徐州空出来后,建康和荆州又进入撕扯环节。
     桓温想彻底掌控长江中下游,朝廷则想保住最后的一点家底。
     关于这件事,谢安来信与王凝之商议过,朝廷的意思是用庾冰的儿子庾希顶上,他是明穆皇后庾文君的侄儿,妹妹嫁给了琅琊王司马奕,与司马家比较亲近。
     而桓温的妻子司马兴男是庾文君的女儿,桓、庾两家是亲戚。
     这样的安排,朝廷满意,桓温也不好驳回。
     王凝之则提议用自己的大舅郗愔,郗家在徐州有基础,郗愔之子郗超是桓温的首席谋士,同样是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最重要的是,郗愔醉心于道教,沉迷于敛财,并无为官之志。
     当然,王凝之不能直说大舅平庸,但谢安应该是懂的。
     庾家虽然辉煌不再,但仍是树大根深,桓温心存忌惮,少不了再出阴招打压,郗家就不一样了,总共没几个人,而郗愔的行事作风,大家都放心。
     与其让桓温再作妖搞掉庾希,不如放一个明显没威胁的人在那,让桓温早点把心思放到北伐上面来。
     王凝之的建议传回去后,就没有下文了。
     临近岁末,朝廷行事愈发迟缓,估计徐州的归属,得等到年后才能见分晓。
     司马昱软弱没能力,但他这种拖拖拉拉的行事风格,其实是在给东晋续命,成功的将中年桓熬成了老头桓。
     王凝之一家在守孝期,没有什么活动,安安静静地看着外界风起云涌。
     升平五年过去,新的一年,新皇司马丕改元,是为隆和元年(公元362年)。
    喜欢。
  

第80章 谢安出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