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章 公款吃喝的兰亭集会[2/2页]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楚庙寒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方便老百姓直接向中央申述的。
     以王凝之的身份,当然不需要走这个渠道。
     但他打的是为父伸冤的旗号,顺带着给自己攒攒名望,所以怎么轰动怎么来。
     敲完鼓后,王凝之站在原地,任由慢慢聚拢过来的百姓指指点点。
     正在朝会中的众人听到登闻鼓响,吃了一惊,等到外面回报是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便都知道是为何事。
     御座上的小皇帝和他身后的太后褚蒜子只作壁上观,这个麻烦事还得司马昱来解决。
     匆忙地结束朝会后,司马昱将王彪之、谢奕、王述和王凝之几人召到一起。
     司马昱和王彪之都是一副无奈的表情,谢奕则满意地拍了拍王凝之的肩膀,王述依旧面沉如水。
     几人坐定后,司马昱率先发问:“朝廷对扬州的调查和王内史的辞官还未做出决断,叔平因何敲鼓?”
     王凝之挺直腰杆答道:“州里的调查结果纯属诬陷,凝之自然要为父鸣冤。”
     几人纷纷看向王述。
     王述言简意赅:“查有实据,兰亭集会用的是公帑。”
     “所谓集会,其实是为了上巳节修禊,自当用公帑。”王凝之反问道:“州衙的调查,可有发现因携带歌姬、舞姬之类而产生的额外开支?”
     两年前的兰亭,他就在现场,文人聚会,曲水流觞,赋诗而已,所以王羲之才说“无丝竹管弦之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述摇头道:“大宴宾客,酒水饮食已十分奢靡。”
     “贵客临门,又是为了祈福禳灾,些许酒食不过是基本的待客之道。”王凝之当然不会退让。
     好在只是招待吃喝,没有进行别的娱乐活动,所以他可以咬定大家就是为了修禊而来,并非公款聚会。
     钱花多了很正常,大家都什么身份,一应酒食自然得讲究。
     至于现场赋诗,那更没什么好说的,群贤毕至的盛会,难道就坐着吹吹牛?
     王述没料到王羲之有个这么难缠的儿子,沉默一阵,又道:“为修禊一事耗费甚巨,终归不妥,逸少请辞,想来也是明白这个道理。”
     王凝之起身冷笑道:“请辞一事,足见家父正人君子,当年明府收受赠礼,被朝廷问责之时,便无此举。”
     这话超出了辩解的范畴,王彪之立马喝道:“不可无礼。”
     谢奕也跟着笑道:“小子狂妄,还不赶紧道歉。”
     王凝之就坡下驴,对王述做了个长揖,退回原位坐下。
     司马昱不是傻子,看出这两人在拉偏架,知道今日是讨论不出结果了,吩咐王凝之不可再胡闹后,便让几人散了。
     初次交锋,王凝之得胜。
     但这件事并没有结束,王羲之的会稽内史肯定是做不下去了,由谁接手,他又去哪,都还悬而未决。
     想要彻底赢下这场由意气之争引发的门阀斗争,只能让那个男人出手相助了。
     远在荆州的桓温,肯定无时无刻不在盯着建康的动静,这边的情况他应该早就知道了。
     更有利的是,桓温和王羲之关系不错,常有书信来往,王凝之作为晚辈子侄向他求助,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岳父谢奕更是桓温的布衣之好,还在桓温手下做过司马,两人交情匪浅。
     王凝之以京中之事告一段落为由,向几个长辈告别。
     大家以为他是要返回会稽,都有书信让他捎带,内容无非是宽慰王羲之,并让他来京城一趟之类。
     王凝之一一谢过,然后快马出了建康,一路向西而去。
    喜欢。
  

第5章 公款吃喝的兰亭集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