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父子俩人一个庆幸的眼神,一个可惜的眼神看着白母,把人看的莫名其妙,“还不上楼换衣服,等着老娘给你们换啊!”
     两人自发的上楼换衣服去了。这时候没了好戏看的白爷爷,转过头看向罪魁祸首道:“女人家家的,瞎掺和啥啊!不知道老爷们在比划的时候,女人少插手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白母也转过头眼睛直直的看着白爷爷。
     白老爷子被看得有点心虚,但是在儿媳面前又不能怂,就强硬的瞪回去,道:“看啥看,这要是在我们那个时代,你要是这样看除你男人之外的男人,是会被沁猪笼的!”
     白母依然波澜不惊的道:“爸,您就别装了,您什么样的,我比谁都清楚,您不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吗!想看你儿子的笑话,多大点事儿啊!”
     白老爷子脸上立马闪现被说中的心虚,但很快就收回去,恢复成一脸正经的表情,显然已经不是第一回干这事了:“你一女人家家的,懂什么,还不做饭去,哼!”说完白爷爷转身走人,‘现在的女人心里怎么都这么精呢!之前不这样啊!。
     白母跟在后面道:“饭早就做好了,就等你们爷仨呢!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再不停手,就来不及去祠堂了。”
     白家人讲究游子无论是归来还是要远去都要到祖宗面前点上三炷香,叩头跪拜,禀报一声。
     而白家的祠堂一般每天早七点至八点,晚五点至六点各开一次祠堂,让白氏子孙为祖先早晚各点一炷香。其它时间是无事不可开祠堂的。
     昨天白雨守回来的时间正好错过祠堂的时间,就必须等到第二天才能进来。
     除此之外白家人进祠堂必须净身,洁面,换服。
     净身是用此地特有的一种植物,名曰‘鬼鬼草炮制出的药水净身,这种药浴对习武之人大有益处,也只有在白氏族地背靠的大山里才有。
     洁面则仅仅只是洗脸了,古时大多用‘灰汁也就是草木灰水溶液洗脸,但自从洗面奶、香皂等洗脸用品研究出来后就被彻底取代了,(洗面奶、香皂真是利国利民的存在啊!)换服是换白氏特有的族服,分内外两件,里是洁白无瑕的丝制内衬,似汉服,上绣有青竹、寒菊、腊梅、幽兰,不同的人绣的也不一样,外在搭上一件几乎拖地,造型简单的青色绣祥云的纱制开衫,这是白氏寻常子弟的样式,长老和族长的不同,但也只是在此基础上,搭配更加成熟的绸制外衬,每件衣服都是请族内专业的绣娘制作。
     白氏祠堂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占地都颇大,最大的是白氏西院,就连本族人都不清楚有多大,是白氏的禁区,只有族中长老和各别长辈能进去。
     中间为白氏祖宗牌位的安放之处,修建了挂有‘宗祠匾额的大殿,大殿占地越有500平米,是那种类似于寺庙里的建筑,主体的梁柱均是木质结构,墙体下半部分是青砖砌筑,上半部分则也是木质结构,内外涂红漆,屋面瓦是那种最为古老的青瓦。
     内部沿墙放置牌位,中间放置蒲团,供人参拜,若族中有大事发生也时常在这里议事,除却大殿外,左右各设置有耳房,以供它用。
     最右侧的部分可以说是白氏子弟的习文习武之地—东院,早期还很小,后期不停的往外扩,现在俨然是一个封闭式的公园,除却原本的功能,又增加了不少东西,如老年休闲中心、篮球场、乒乓球场、游泳池,植物园等等,成为白家人休闲娱乐的必去之地。
     言归正传,白雨守吃完早饭,洗完澡,洗完脸,换上族服,到祠堂给祖先规规矩矩的行了礼,点燃三炷香,告知不孝子孙白雨守回来了,请祖先看在血缘的份上保佑他这次所求的事情能够顺利。
     事情结束以后,白雨守踏出宗祠就准备回家,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转个弯就去了偏殿。在这里果然看见了白雨成。
     小剧场1:(白哲人上学记)
     白爷爷第一天去东院上学
     太奶奶上楼敲门,:“二娃子,起床了,钟声都响起来了,再不起来一会儿去东院晚了,你得挨罚呦!”
     白爷爷第二年早上去祠堂东院上学
     太奶奶上楼,‘砰的一声踹开门:“二娃子,起来,再不起,你就等着挨罚吧!”
     白爷爷第三年早上去东院上学
     太奶奶踹开房门后,直接掀开被子,“趴”一巴掌打到熟睡人的屁股上:“起来,快点,再不起来,老娘一会儿把床给用水淹了”
     白爷爷第四年早上去东院上学
     太奶奶直接端着一盆水上楼。
     ···
    喜欢。
  

第5章 白氏祠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