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则创办了台湾版的《ELLE她》杂志等。桦榭集团还在当地市场开发了许多本地品牌,比如就中国也收购了《嘉人》杂志。《ELLE》进入中国内地是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合作开展的,这在当时是具有历史性的突破。《ELLE》在全球30个国家发行,各国版本的资源可以共享,但仍要支付高额的费用。不过,中文版的《ELLE》从创刊时的翻译、改写为主,到今天,本地采编的内容增多了,本土化内容品质也日渐提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93年,《时尚》杂志创刊,铜版纸全彩色印刷,采用国际开本、充满国际名牌的精美广告和图片,开了一代风气,5年之后,《时尚·伊人》与美国着名女性杂志《时尚·COSMOPOLITAN》进行版权合作,《时尚》更上了一层楼,版权合作成为了期刊界的范例。此后,从购买版权到合作经营,中国时尚期刊界的国际合作已成白热化趋势:1999年9月,《时尚先生》与美国着名男性杂志《Esqui-re》进行版权合作;2001年10月8日,美国赫斯特公司同意将《HarpersBazaar》版权授予时尚集团;2001年11月,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所属《NationalGeographicTraveler》杂志与《时尚旅游》签订关于版权合作的正式协议;2003年与英国《FHM》杂志合作创办了《时尚男人装》。此外,时尚集团还创办了《时尚娇点》、《时尚男士健康》、《时尚女士健康》、《时尚好管家》、《时尚家居》、《时尚家居置业》、《时尚时间》、《时尚华夏人文地理》、《时尚座驾》、《Audi》杂志中文版等15本杂志。时尚集团旗下的每一本杂志都能坐上行业内发行量和广告量的前10名交椅。时尚集团取法美国IDG的经营方式,对于杂志的经营,完全是依照产业经营的目标,即以经济效益为目标。
第三个时尚杂志帝国《瑞丽》,则是在1995年引进日本《主妇之友》社版权的,出版了《瑞丽服饰美容》、《瑞丽伊人风尚》、《瑞丽时尚先锋》、《瑞丽家居》、《瑞丽可爱先锋》……这三大时尚杂志集团,几乎垄断了市场的80%的份额。
此外,中国纺织出版社与日本讲谈社合作推出时尚期刊《昕薇》,隔月出版,引进日本最新期刊技术;《追求》杂志版权页上打上了法国费加罗报刊集团的名字;时尚的《好管家》,跟美国《GoodHouseKeeping》合作,《娇点》与《时尚·COSMOPOLITANGirl》合作,还有互动集团的《青春一族》与美国的《SEVENTEEN》合作……时代华纳旗下的《INSTYLE》杂志即将出版中文版,而像《名利场》这样的大刊已经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数次调研,正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版权合作几乎成为中国时尚杂志的必杀技,甚至有人极端地认为以后的时尚消费类杂志非版权合作莫属。
本土时尚杂志在这个夹层中,举步维艰。比较成功的有《女性大世界》、《上海服饰》、《健康之友》、《都市主妇》、《都市丽人》等,但面对国际大刊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编辑部,以最快速度最大程度地攫取资讯的能力,本土杂志无论是资金、资源还是人才储备上,都先天不足,只能徒呼奈何。另一方面,香港、台湾一批低端时尚杂志也在觊觎这个市场,他们更多地对年轻人甚至中学生打主意,事实证明《TOUCH》、《Milk》、《Monday》出刊时间不长,但发行量都相当不俗。被现代传播收购的香港《号外》杂志,也打算出版内地版。
尽管这个市场在贴身肉搏地进行白热化的竞争,不断地看到有时尚杂志死去,又有新的时尚杂志出生,但始终有人热情万丈地投身这一场时尚事业。只是不知,最后尘埃落定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格局?
想到这些,聂丛丛的内心还是觉得有一些焦虑,好杂志都是钱堆出来的,不知道眼下她负责的这本杂志,资本方会投入多少钱进来,金额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她和杂志的未来,但是,这些确没有人能明确告诉她……
喜欢。
第29章 时尚传媒的江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