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2章 西域与匈奴[2/2页]

长乐夜未央 易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另一名宦者连连点头:“有!”
     说着,他便将此事详细说明:“乃出使大宛、楼兰、龟兹的骏马监,率其吏士共斩匈奴在西域使车。骏马监如今已拜平乐监。”
     兮君没有想到他说得如此简略,不禁面露不悦之色,两名宦者立刻谢罪,却也说不出更多了——显然,他们也只知道这些了。
     兮君也无意为难他们,摆了摆手,便让他们退下了。她却坐在殿中,眼睛转了转,才问左右:“谁知此中详情?”
     左右皆低头不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那个答案,即使说出来,也没有用!
     ——霍光必然是最清楚的。
     兮君显然也清楚这一点,根本就没有指望左右回答,随即便自言自语地道:“问大父……太过矣……”
     左右都松了一口气,然而,随即又因为皇后的话而提心吊胆起来。
     “……骏马监……太仆知乎?”兮君眼睛一亮,满眼期待地看向左右。
     左右侍御都是一头冷汗,却不能不答:“当……当知……”
     于是,兮君决定了,就召太仆!
     内谒者令被召了过来。听完皇后的吩咐,郭穰便怔住了,好一会儿才对兮君苦笑言道:“中宫,太仆乃右曹、给事中,常在大将军左右。”
     ——言下之意,召杜延年必然惊动霍光。
     兮君显然忘了这一点,听郭穰说完,便不由泄气,却也没有再坚持,只是不满地嘟囔了几句。
     虽然没明白原委,但是,听到皇后嘟囔的那几句话,郭穰也有些明白了,便出了一个主意:“中宫有事问太仆,不若手诏问之,遣使致太仆,令太仆书以答之。”
     ——这是一个办法,而且,可以不惊动霍光。
     兮君也没有指望真的瞒过霍光,只是,不想为了这么一点事便直接惊动霍光。
     于是,兮君当即写了一份书信,印了玺之后,便交给了郭穰。
     虽然用了玺了,但是,书信并未封检时,郭穰也看到了内容,也就明白了皇后究竟为何事问太仆,明白了也就不由好笑不已。
     ——这般好奇……才像皇后这个年纪的女孩……
     因为好笑,郭穰不由也期待了杜延年的回答,便亲自持着这份手书去了太仆寺。
     ——无论霍光多么倚重杜延年,太仆寺,他总是每天必去的,当然,休沐日除外。
     听说中宫来使,杜延年也是一愣,等接过玺书,打开一看,这位太仆也是哭笑不得。
     郭穰轻咳了一声,提醒杜延年:“太仆,中宫尚在等……”
     此事并非机密,杜延年也没有推诿,直接请郭穰到外面稍候,片刻之后,便由属吏交付了一份简册。
     郭穰这才称谢离开。
     因为杜延年的回书封检用印,郭穰也不清楚他究竟写了什么,不禁就有些忐忑,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赶回椒房殿,将回书交给兮君。
     兮君也有些迫不及待地拆开封检,展册细阅,却是神色数变,最后,拍案叫绝。
     郭穰这才将心放了回去——显然,杜延年即使是敷衍,也敷衍得很好了!
     正在感慨,郭穰就听到傅母笑着询问:“中宫可否也让妾等知晓一二?”
     郭穰不由也抬头,满眼期待。
     ——既然并非机密,谁又不想知道呢?
     兮君笑弯了眉毛了,并没有拒绝傅母的要求,直接将杜延年的手书交予傅母,随即道:“阿嬷且为诸君诵之。”
     傅母接过手书,连声应诺。
     因为并非正式奏书,杜延年写得并不十分规范,但是,内容是很详实的。
     “太仆臣延年昧死再拜答中宫:中宫问:斩匈奴使者者何人?何以斩杀?臣谨答之。使者介子,傅氏,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经楼兰、龟兹国。先是,楼兰王遣两子质汉皆不还,新王不朝。然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儋粮,送迎汉使,又数为吏卒所寇,惩艾不便与汉通。后复为匈奴后间,数遮杀汉使。楼兰王弟尉屠耆前降汉,具言状。龟兹尝以杅弥太子赖丹为质,贰师伐宛,过龟兹,即责龟兹,即将赖丹入至京师。上即位,以赖丹为校尉,将军田轮台,轮台与渠犁地皆相连也。。龟兹贵人姑翼谓其王曰:‘赖丹本臣属吾国,今佩汉印绶来,迫吾国而田,必为害。王即杀赖丹,而上书谢汉,汉未能征。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未完待续。)
    喜欢。
  

第112章 西域与匈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