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7章 上官家根本不是大人的目的[1/2页]

长乐夜未央 易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将军……不让曾孙回避吗?”
     大将军府的北堂后室,杜延年很是奇怪地望了刘病已一眼,竟是破天荒地没有先答霍光的问话。
     顺着他的目光,霍光也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刘病已,面上显了一丝笑意:“不回避。幼公直接说吧。”
     杜延年心中咯噔一下,面上却不敢显出来,只是稍稍低头,一派恭敬谨慎地对霍光道:“大将军方才问右将军之子的那桩事?”
     霍光扶着手边的凭几,淡淡地道:“嗯……当时也没有深究,毕竟事多……不知道幼公有没有什么消息?”
     王忽那事出来时,正赶上金日磾的葬事,霍光是措手不及,除了严厉压下,便没有更好的法子,毕竟,当时流言满天飞,那个“少帝非先帝子”的流言实在是更让他头痛不已。
     那时,霍光实在是没有精力去追究王忽为何敢宣言遗诏有问题。
     后来,紧跟着就是皇后的事情,接着就是假卫太子的事情……总之,事情一桩接着一桩,霍光倒是真的把王忽那件事忘了。
     ——对王莽一再强调的言辞并不全是安慰,大部分也是霍光的实话。
     时过境迁,距那件事都有六年了,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霍光真的是将王忽忘了……
     如今,王莽却再次提起……
     ……还是那般郑重地一再强调……
     霍光不能不多想了。
     ——王忽当时质疑的是,他所拿出来的先帝诏书……
     ——虽然仅是封侯的诏书……但是……若是封侯的遗诏是假的……
     ——之前的遗诏呢?比如说让刘病已属籍宗正,由掖庭养视的遗诏……
     ——甚至孝武皇帝临终前所颁的那几份诏书呢?
     ……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王忽的质疑与“少帝非先帝子”的流言若是结合起来……
     ……今上……
     ……他们四位辅政大臣……
     ——哪一个逃得掉?
     重新审视当时的事情,霍光发现——自己当时真的是处理得太急躁了!
     ……不过……也许也正是因为那般快刀斩乱麻的迅速处理,事态才没有演变到最不堪的程度……
     霍光不得不庆幸。
     其实,这样想一想,倒也不难猜想王忽背后的身影——除了燕王、广陵王……真的是不作第三人想!
     ——昌邑哀王已薨,当时的昌邑王不过是刚刚嗣王,又已是旁系小宗了,哪里会动这样的心思?
     若是霍光自己推测——燕王的嫌疑更重一些。
     ——谁让燕王居长?
     ——可是,王莽说的是广陵王……
     ——可能吗?
     霍光有些拿不准。
     与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的燕王刘旦相比,刘胥……真的是……很不成器!
     刘旦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算得上才华横溢、有勇有谋;刘胥却是好倡乐逸游,不过,他力扛鼎,更热衷于空手搏熊彘等猛兽,给人印象就是一个莽夫!
     ——难道都是假装的表现?
     ——可是,他一直都是如此……若不然,先帝也不会在厌恶燕王后,完全不考虑这个儿子!
     ……这有点说不过去……
     霍光暗自揣测着,杜延年心中也很是奇怪——王忽那件事……这个时候……重提……
     杜延年没有回答霍光的询问,而很谨慎地对霍光进言:“大将军,王侍中当日质疑是将军拿出的先帝遗诏……此事非同小可……将军是想查实……还是……心怜右将军?”
     王莽的情况,杜延年也不是不清楚——这位右将军恐怕是熬不过这次的疫症了……
     杜延年担心的就是——王莽将死,霍光心生怜悯,想为王忽做点什么……
     想到这儿,杜延年不由眯了眼,抬头看向霍光:“大将军,王侍中已卒,当日,大将军与右将军也不曾冤枉侍中……”
     霍光听懂了杜延年的意思,不禁就觉得哭笑不得,连忙摆手,示意他不必再说:“我不是替王忽开脱。”
     杜延年一怔,刚要再问,就听霍光叹息着道:“人已经死了,我本来都忘了,稚叔却特地提了……”
     “……右将军……”杜延年也忍不住叹息——鸩杀亲子……岂是大是大非便可以消除悲痛的?
     ——大义灭亲……多么慷慨……多么义正辞严……
     ……更是……多么悲凉……
     杜延年摇头:“忽是右将军的嫡子……”
     ——唯一的嫡子……
     ……也因此……更加……悲凉……
     霍光点头,沉默了一会儿,才道:“稚叔……让我小心广陵王……”
   

第107章 上官家根本不是大人的目的[1/2页]